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别让 “训导” 毁了陪伴!教育会自然发生

发布时间:2025-09-12 22:58:52  浏览量:2

爸爸好不容易周末陪孩子,刚玩半小时就开始说 “你这握笔姿势不对”“上次考试怎么又错了”,孩子立马耷拉着脑袋不想玩了;妈妈每天睡前陪孩子读绘本,读着读着就问 “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讲”,孩子索性把书一合说 “我不想读了”;还有家长忙到一周见不到孩子几次,好不容易凑一起,张口就是 “作业写完了吗”,亲子间只剩尴尬的沉默。

这些问题看似是“孩子不配合”,实则是家长搞反了顺序 —— 我们总急着 “教育”,却忘了 “陪伴” 才是前提。

如今很多家庭陷入“陪伴误区”:要么把时间全给了工作和琐事,连和孩子一起吃顿饭都要掐着点;要么好不容易挤出时间陪孩子,却把 “陪伴” 变成了 “训导现场”。就像邻居家的爸爸,平时加班到深夜,周末想补偿孩子带他去公园,结果一路都在说 “你看人家小朋友都会背古诗了”“你跑慢点别摔了,一点都不省心”,孩子玩得浑身不自在,回家就跟妈妈说 “以后不想跟爸爸出去玩了”。家长以为 “陪伴 + 教育” 效率更高,却没意识到,孩子要的是 “无目的的相处”,不是 “有任务的说教”。

教育不是“产品”,没法靠 “突击说教” 完成;它更像 “种子”,需要在长久的陪伴里慢慢发芽。优秀的教育从不是刻意的训导,而是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读绘本、逛公园时,你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悄悄影响了他。就像陪孩子搭积木时,你说 “这块放歪了没关系,我们再试试别的办法”,孩子就学会了 “不放弃”;和孩子一起做饭时,你说 “原来切菜也要慢慢练才会熟练”,孩子就懂了 “坚持的意义”—— 这些自然的影响,比千言万语的说教管用得多。

其实做好“陪伴” 很简单,这几个小方法家长可以试试:

1.留“专属陪伴时间”:每天哪怕只有 20 分钟,放下手机和工作,只跟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比如玩玩具、聊动画片,这段时间里 “只当玩伴,不当家长”;

2.陪伴时“多听少说”:孩子跟你分享时,别急于点评或说教,多问 “然后呢”“你觉得怎么样”,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

亲子间的信任比任何教养方法都重要,而信任只能在长久的陪伴里建立。别再把 “陪伴” 变成孩子的 “负担”,也别让 “说教” 冲淡了亲子间的温暖。从今天起,陪孩子时少想 “要教他什么”,多享受 “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当孩子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教育会像阳光雨露一样,自然滋养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