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面对面丨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画匠”成为“驯兽师”
发布时间:2025-09-12 15:10:02 浏览量:2
央广网杭州9月12日消息(记者 项楠 实习记者 祖丽阿娅提·热索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这个新工种,让我们这些从业者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让动画创作少了‘繁’,多了‘新’。”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某科技公司AI动画师马鸿彬面对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公司是一家专注于AIGC技术与动画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科技企业。”马鸿彬说,自己主要负责用AIGC技术进行动画内容创作与生产,涉及从剧本生成、角色场景设计到动画生成与合成的全流程。
马鸿彬已在动画制作行业深耕5年,谈及入行契机,他笑着说:“我是学艺术的,比较喜欢看一些动漫,误打误撞之下就闯进了这个行业。”
马鸿彬正在生成AI动画作品(央广网发 祖丽阿娅提·热索力 摄)
“动画能把天马行空的想法搬上荧幕。”马鸿彬说,特别享受亲手创作的动画作品被观众看见、认可的成就感,但要完成一部精良的动画作品,太难了。“手工画一秒要24帧,也就是24幅画,还得保持画风一致、连贯性。刚开始学做动画的时候,我曾经试过一个礼拜每天埋头苦画十几个小时,最终只做出了一个比较粗糙的五六秒的小动画,还是挺受挫的!”
故事、脚本、场景、人物设计……每道工序工作量都非常大,还得团队协作。而AIGC技术的应用,给行业带来大变革。“现在画张脸,AI就能生成完整IP,还能按需求设计动作,一人堪比一个团队。”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甚至有点抵触。觉得AI搞出来的东西没灵魂,冷冰冰的。但需求就摆在那里。”马鸿彬坦言,随着AIGC技术的迭代发展,其迅捷高效、成本低廉、解放创意的特性,让他感觉这项技术“越来越香”了。“现在我深切感觉到,动画制作融入AI技术并不是追时髦,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鸿彬正在生成AI动画作品(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这一新工种的设立,马鸿彬直言意外又欣喜:“国家设这个岗位,是鼓励我们进步,让小团队变‘超级团队’,每一个人都可以干更多的事。”他认为,这意味着动画师得“再学本事”,“以前纯拼‘手头功夫’,现在得从‘画匠’变‘导演’和‘AI驯兽师’。”工作重心也成了“提需求”和“做优化”,“用精准语言告诉AI想要什么,再从生成结果里挑合适的,用专业能力修正,比如给角色补眼神高光、调关键帧,让动作更活。”
“AI能替90%以上的繁复工作,不会取代行业,反而让我们专注打磨作品,让好创意更容易被看见。”马鸿彬说,相比焦虑,他的内心更多还是兴奋与期待,“感觉回到了动画‘创世纪时代’,规则在被打破,新可能在诞生。我们这代人,正拿着新工具定义下一个时代的动画,想想就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