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拒做亲子鉴定却败诉!法官:不鉴定就当你默认,抚养费一分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5-09-12 17:34:23  浏览量:2

“我只是谈过恋爱,凭什么当爹?”——深圳法院一纸判决,戳破同居生子的残酷真相

9月12日,深圳市中院发布的这则案例,短短两小时冲上热榜:相恋、同居、生子、分手、拒认、拒养——六个关键词,把一场持续十二年的“亲子拉锯战”摊在阳光下。法官的一句话值得所有人抄写进备忘录:“出生医学证明上的签名,就是你对生命的第一份合同。”

一、一张《出生医学证明》,为何能“锁定”亲权?

很多网民疑惑:仅凭林某提供的《住院病例》《分娩记录》《剖宫产手术知情同意书》就能判?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主任刘云海解释:民法典第1073条确立“亲子关系推定”规则——一方已提供“必要证据”证明亲子关系,另一方无相反证据又拒绝亲子鉴定,法院可作出不利推定。董某在“知情同意书”家属栏签字、在住院联系人栏写下自己身份证号,法律上已构成“自认”。拒绝鉴定,等于放弃反证机会,败诉并不冤。

二、“同居”≠“结婚”,男人就能一走了之?

裁判文书网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国同居关系抚养纠纷年均增长27.4%,其中男方拒认比例高达61%。“没领证就不算夫妻”成为部分男性朋友圈的“免责口诀”。但法律早已把“非婚生”与“婚生”拉平:民法典第1071条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或歧视。换句话说,孩子出生在婚床还是出租屋,不影响你当爹的义务。

三、抚养费怎么算?深圳标准直接打脸“哭穷”

判决并未公开具体金额,但深圳基层法院一般按“不直接抚养方月收入20%—30%”裁定。以2023年深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7万元/年估算,董某每月至少要掏1280—1920元,直至孩子18周岁;若孩子考上大学,教育费、医疗费还要另算一半。拒不履行?林某可每两年申请一次强制执行,董某将被列入失信名单,飞机高铁高消费“一键封杀”。

四、比钱更贵的,是“生而不养”的信用破产

执行法官透露,董某名下已有一套房进入抵押状态,若仍拒不支付,法院可拍卖其房产份额;征信系统也会把“抚养义务未履行”推送至金融机构,未来贷款、办信用卡、甚至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都将受限。一句话:当“老赖”的成本,比当爹高得多。

五、给所有恋人的“同居预警清单”

1. 孩子出生前,双方共同到院签署《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留下指纹、身份证影印件;
2. 保存好产检B超单、住院病历、支付宝共同生活缴费记录,形成“时间链”;
3. 若对方犹豫,可到司法鉴定所做“产前无创亲子鉴定”,费用约3000元,避免出生后拉锯;
4. 分手时及时提起“确认亲子关系+抚养费”合并诉讼,防止超过3年诉讼时效;
5. 男方若真怀疑“抱错”,务必在接到法院通知后7日内提交书面鉴定申请,否则视为放弃。

六、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的三句大实话

——“签字那一刻,你就不是男朋友,而是父亲。”(深圳市中院少年庭审判长刘一帆)
——“法律可以强制你付钱,但强制不了你爱孩子;缺席的父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个填不满的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松蔚)
——“最好的风控,是别把‘生孩子’当成挽留感情的武器。”(广东律协婚姻委秘书长刘云海)

案件宣判后,林某在法庭外抱着12岁的儿子拍了一张合照,她说:“我不会隐瞒真相,等他18岁,把判决书当作成人礼。”而董某留下的一句话,或许会成为未来更多同居男女的警钟:“如果早知道那张纸会让我付12年、付到孩子上大学,我当初一定慎重两个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