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福小医讲科普】雷暴哮喘——雷雨背后的呼吸道“危机”,儿童防护尤需重视

发布时间:2025-09-11 17:38:30  浏览量:1

雷雨背后的

呼吸道“危机”

雷暴哮喘

前日

的雷暴送来秋凉,却也让医院急诊室迎来不少哮喘发作患者,其中不乏儿童身影。看似

“清爽”的雷雨后,为何会引发呼吸道问题?这就不得不提一种气候与生物学因素交织诱发的呼吸道急症

——

雷暴哮喘

,儿童因

生理特点更需重点警惕。

什么是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并非独立的哮喘类型,而是指雷暴天气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人群(尤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或呼吸道症状(如喘息、咳嗽、呼吸困难)显著增多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它的发生与高浓度花粉(秋季以豚草、蒿属、藜科花粉为主,春夏则以草花粉为主)密切相关。最早的大型雷暴哮喘事件记录于

1983年英国伯明翰,而201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暴发事件(近万人就诊、10人死亡),更让这一现象受到全球关注。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统计,雷暴天气可使儿童哮喘急诊就诊率增加3

-

5倍,儿童因呼吸道黏膜娇嫩、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过敏原及气象变化的敏感性远高于成人,属于高危人群。

雷暴如何“触发”哮喘

雷暴诱发哮喘,本质是

花粉颗粒+气象条件

”的协同作用,核心分3个关键环节:

花粉的

“爆破效应”

雷暴来临前,强上升气流将地面花粉、霉菌孢子卷至云层底部;潮湿环境让花粉颗粒吸收水分、膨胀,随后在雷暴下降气流中坠落,过程中因气压变化破裂,释放出大量直径<

2.5微米的微小碎片。这些碎片比完整花粉更轻、扩散性更强,可突破上呼吸道屏障,直接深入支气管及肺泡,大幅增加致敏概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过敏+刺激”双重攻击

过敏反应:花粉碎片中的过敏原(如草花粉中的

Phl p 5蛋白、秋季致敏花粉中的特定蛋白),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气道黏膜炎症、平滑肌痉挛

物理刺激:微小颗粒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支气管收缩;同时,雷暴伴随的气温骤变、高湿度、冷空气,也会进一步刺激敏感气道,加剧症状。

症状集中爆发的

“时间窗”

雷暴哮喘多发生在花粉季节(春夏季草花粉期、秋季菊科

/藜科花粉期),且常集中在雷暴开始后的20-30分钟内,短时间内易出现大量病例。

哪类人群的风险更高

1

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患者

:尤其对草花粉、秋季致敏花粉过敏者,是雷暴哮喘的核心高危人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

未确诊哮喘的人群

:部分人存在潜在气道高反应性,平时无症状,雷暴诱发下可首次出现哮喘发作

3

既往哮喘患者

:尤其是病情控制不佳、擅自停药或减量者

4

儿童、老年人及呼吸系统功能较弱者

:儿童因气道尚未发育成熟,风险显著高于成人。

如何科学防护

防护核心是

提前预警+阻断暴露+稳定病情

”,儿童防护需家长重点落实以下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

提前预警,主动规避

通过天气

APP、官方平台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和“雷暴天气预警”,花粉季节的雷暴天需格外警惕。雷暴来临前2

-

3小时至雷暴结束期间,务必让儿童留居室内,关闭门窗(含阳台门),避免前往公园、草地、植物园等花粉密集区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

减少暴露,净化环境

必要外出时,为儿童佩戴

N95或KN95级防护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对细小花粉碎片过滤效率不足);返回后立即更换全部衣物,用温水清洗面部、头发,衣物单独清洗并充分晾晒

室内使用配备

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对0.3μm颗粒过滤效率≥99.97%),雷暴前后24小时持续开启;开空调时切换为“内循环”,雷暴结束后先关窗1小时(待大颗粒花粉沉降),再逐步通风

定期用吸尘器清洁地面、沙发、床垫,床单被罩用

55℃以上热水清洗(杀灭尘螨),避免在室内种植开花植物,宠物需限制进入儿童卧室并定期清洁。

3

规范用药,长期管理

花粉症患儿:遵医嘱使用鼻喷激素、抗组胺药,控制过敏症状,减少气道敏感

哮喘患儿:严格按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药物,即使症状稳定也不可擅自停药

规律用药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50%以上

;雷暴季节前确认短效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在有效期内,放置于家中显眼处及儿童书包,确保紧急时快速取用

强雷暴来临前

1

-

2天,咨询儿科呼吸科医生,评估是否需短期调整用药剂量或频次。

4

增强体质,减少诱因

保证儿童均衡膳食,摄入足量维生素

C(新鲜蔬果)、维生素D(牛奶、蛋黄)及优质蛋白;在天气晴朗、花粉浓度低的时段(如清晨或傍晚),指导儿童进行温和运动(散步、慢跑、游泳),增强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

急性发作如何应急处理

一旦出现哮喘症状,需遵循

“立即用药-评估症状-紧急就医”流程,儿童发作时家长切勿慌乱:

立即使用急救药物

按医生指导剂量,为儿童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通常每

20分钟1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次;用药后观察15-20分钟,评估症状是否缓解。

动态评估病情

若用药后喘息减轻、呼吸平稳,可继续留居室内观察,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若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言语断续、口唇及甲床发绀、精神萎靡等危险信号,需立即拨打

120,或前往最近医院的儿科急诊。

精准告知病情

就医时主动说明

儿童过敏

/哮喘病史、本次发作与雷暴天气的关联、已使用的急救药物及剂量,帮助医生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如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雷暴哮喘是花粉与雷暴共同作用的

“呼吸道危机”,随着气候变化和花粉季节延长,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对家长而言,提高对雷暴哮喘的认知,提前做好预防、规范管理孩子的过敏与哮喘病情,才能让孩子在季节交替、雷雨频发时,远离呼吸道困扰,守护呼吸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