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一个亲子关系的真相:和孩子动不动吵架的,就是缺少了人情世故

发布时间:2025-09-11 16:26:00  浏览量:1

文/兰妈谈育儿

有人说,在这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里,如果你不懂点人情世故肯定是寸步难行的

事实上,任何一段关系的相处和维持都应该如此,会说好话的,你能搞定50%的人,时不时送点小礼物的,你能搞定70%的人,如果会说好话又能送点小礼物的,那你就能搞定90%的人了,因为人性在乎的就是这个,人性需要的也是这个

闺蜜前段时间因为一些家庭矛盾被气得离家出走了,后来回娘家诉苦抱怨几句时,父亲竟然把她大骂一顿,还怒斥她“不知道把公公婆婆哄好些”

闺蜜很委屈,反问父亲:

“我要如何哄好些呢?不停地拿钱和公婆的女儿女婿攀比买礼物吗?我们都是普通的打工仔,也是普普通通的过日子人,再说了,日子是要慢慢过的,公婆现在还年轻,如果年年砸钱买礼物讨好他们,等到他们老了,我们也没攒到钱,拿什么去给他们养老呢”

原来,闺蜜和丈夫刚结婚那几年,为了把家庭过好,每年都会在不同节日里给公婆制造各种礼物惊喜,从护肤品、衣服、营养品、手机、再到金手镯,那几年确实是把公婆哄得很好,公婆走到哪里也会夸闺蜜这个儿媳妇懂事

可公婆的女儿女婿是干工程的,平时急需用钱的地方又比较多,在有求于人的情况下,女婿的嘴巴简直是抹了蜜一般把公婆哄得极为护短

再加上闺蜜和丈夫又不善于表达,很快就因为言语上的沟通不当,导致家庭纷争不断

丈夫和公公最后一次争吵时,公公甚至说出:“住不成了,以后就各过各的,你们的事情和我无关,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负面情绪挡在那里了,丈夫也发表言论说“没有人天天想着如何去讨好你们,我们都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生活,如果你以后真的需要我的地方,我出去卖血都会管你”

讲真的,在闺蜜这个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里,兰妈认为最大的矛盾与隔阂就在于相处方式出了问题

公婆喜欢嘴巴甜、又能时常送些小礼物的女儿女婿,这是人性所需,甚至也属于人情世故里俘获人心的一种情商策略

有句话不是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宁愿被人甜蜜地欺骗,也不愿意做一个讨不到好处的糊涂虫”

任何关系的本质,讲得粗糙一些,也是属于利益上的维持,对方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嘴巴甜,那就多说些好听话的暖人心,对方喜欢仪式感的小礼物填补空虚,那就多时常制造一些惊喜和浪漫去暖人心

而你的为人处事方法让对方感受到了足够的被重视,那对方明知道是个坑,也许也会心甘情愿地往里面跳

所以,任何关系的维护少不了人情世故,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如果您是父母,需要多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攻略,如果您是子女,那更需要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智慧了

01

投其所好

对方喜欢听什么,那就多讲些喜欢听的话

什么是人情世故

兰妈曾不止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直到婆婆再次换个地方当保姆,是一个年轻夫妻的小家庭,每天的工作内容也就是早晚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做做家务

最重要的是,婆婆身为住家保姆,中午就只有她一个人在家时,女主人还经常发消息给她,让她自己在家要按时吃饭,把自己照顾好

到了晚上回家,每次见到婆婆的第一句话也是“阿姨,您辛苦了”

正因如此,婆婆格外喜欢这个年轻的妈妈,走到哪里都把人家夸得如花儿一样完美

事实上,这就是属于人际关系里的“潜规则”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工作时的雇主关系、朋友时的相处关系、还有家庭里的亲人关系,都是一样的

再带着这份领悟,兰妈向自己的两个女儿发起攻略,经常在她们取得成就时说“辛苦了”、“你真棒”之后,我发现曾经一提起背诵就哀怨连连的大女儿,竟然奇迹般地开始主动背诵英语短句了

我问她为什么突然那么积极,她告诉我“英语老师今天也表扬我了,说我真棒呢”

这就是所谓的投其所好

孩子喜欢听表扬的好话,那就多一些积极能量上的语言表扬,直到孩子越来越积极上心

02

识时务

对方心情不好时,那就不要喋喋不休地打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任何关系的维护都少不了人情世故方面的托举

如果你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关系好”的标识,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那些很容易把关系闹崩的,往往就是那些所谓的“关系好”人群

兰妈身边的一个邻居大姐,她家有5个姐妹,在家里她排行老三,却和最小的五妹关系最差

而关系差的背后呢,可不是排行老几的原因,主要是两姐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距离太近了

大姐是一个特别温柔的性格,可从小身体不太好,在二十岁那年不幸病逝了

二姐和三姐呢,自从孙子孙女出生后,儿子儿媳去哪个城市工作,她们就会跟着一起照顾孙子孙女的衣食住行,每年也就是过年几天,才能有机会回家团聚一次

也正是因为如此,身为老三的邻居大姐,就把嫁在同村的小妹当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每次一有什么家庭矛盾、糟糕的情绪都跟小妹分享

不仅如此,在同根连理的情况下,邻居大姐还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妹就应该向着我”,一旦有某一次没有说她喜欢听的话,那画风就会立马转变成对小妹的语言攻击

两姐妹彻底闹掰那一次,就是邻居大姐情绪暴躁下对小妹说出“你是几个姐妹里心眼最坏”的话

也就是那一次,小妹彻底伤心了,和邻居大姐之间索性就不来往了

等到又过了一段时间,邻居大姐再回忆起曾经的行迹,也认识到自己脾气大的毛病,她试图和小妹拉近关系,可破裂后的镜子不管如何修复始终都回不到曾经的光滑与完美

事实上,邻居大姐和小妹之间的心理隔阂,很大程度就是在于“关系越近,越忽略边界感”的认知

成年人的世界,很多事情可以分享出去让别人帮忙,但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承担你的坏脾气

如果不懂得划分边界,把不好的情绪和影响带给别人替你承受,那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伤透心的隔阂与远离

所以,人际关系维护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懂得识时务,当你发现对方心情也不好时,就不要再喋喋不休唠叨了

成年人之间如此,和小朋友的亲子关系也不例外

特别是孩子觉得很烦躁的时候,情绪冷静下来的闭口不谈,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了言语上的伤害与误解

03

礼尚往来

对方送你小礼物,不管好坏都情绪价值拉满

以前,只要一看到那些对孩子说话夸大其词,甚至喜欢撒娇卖萌的家长,总觉得这些人就是溺爱自己的孩子,都快把孩子惯得不成样了

可后来真正体会后才明白,对孩子撒娇卖萌、说话夸张,也是属于人情世故里的一种礼尚往来

小姨是一个脾气比较火爆,又属于典型过日子里的省吃俭用母亲,早年前的每一次生日,她的两个儿子都会提前用自己零花钱买一份小礼物作为惊喜

可自从有一次,小姨儿子拿零花钱给她买了一份银项链,她嫌贵,就把儿子批评一顿之后,两个儿子已经很久没有再记得过她的生日了

直到今年,小姨的生日一如既往没有等来儿子的关怀和问候后,她生气地质问儿子“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儿子一头雾水,等到弄清楚小姨生气的来龙去脉后,也是很委屈地解释说“你每次都那么凶,送你什么都会把我们骂一顿,如果什么都不送你又觉得我们没把你当回事,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装作不知道什么时候过生日算了”

小姨依然觉得很委屈,吐槽儿子们的大意、不把她当回事的白眼狼行迹,可兰妈却透过这件事看到了身为子女需要的情绪价值

记得兰妈有一次过生日,大女儿亲手用彩泥做了一个蛋糕,当时女儿作为生日礼物递到我跟前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也太丑了吧”,可再看到女儿一脸期待的模样,我却画风一转地回应她“哇,这也太漂亮了,是妈妈收到最惊喜的礼物,我要把它放在抽屉里锁起来,珍藏一辈子”

也就是那一次,女儿每逢节日时都会仪式感拉满,不是拿零花钱准备礼物,就是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惊喜

尽管她所准备的礼物和惊喜,有时候着实是浪费无用的,可在我接受她礼物惊喜的那一刻孩子眼眸里的满足和成就感却是无法代替的

所以,比起礼物和惊喜的实用价值高不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愿意向你展示的一片孝心,哪怕孩子只是口头说几句话,也是他们把我们放在心上的一种表现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接受了孩子的心意,并对他们说一些能提供情绪价值的高能量语言,你会发现孩子往后的每一次小节日,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曾经给予了他情绪价值的你

04

宽容大度

对方身上有缺点,那就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礼尚往来里的人情世故,其实图的不止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那些利益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于“我喜欢和你相处”的情绪价值

昨天是教师节,网上的各种文案段子也层出不穷

其中,有个群里复制文案的“老师辛苦了,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顺意”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屏幕上

老师呢,在群消息不停轰炸情况下,居然直接怒怼:“别再发了,很无聊”

对此,很多家长都议论纷纷,觉得这个老师的情商实在是太低了,即便是不喜欢家长们在群里叽叽喳喳,也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实在受不了了,也可以直接设置成免打扰模式

事实上,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也就没有那么大的火气了

要知道,一个群里有一百多人的情况下,如果人人都复制消息发一遍,那消息刷屏的情况下,通篇一律的消息也会让人觉得很敷衍、很没有意义,如果再加上老师当时很忙、心情又很糟糕,那复制+粘贴的节日祝福语自然也就瞬间变了味儿

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上,想要自己保持个好心情,还想和别人持续维持一段好关系,那训练自己的宽容大度就是很有必要了

就拿教师节群里的复制消息刷屏来说:

•如果老师能够宽容大度,那就直接把手机调成静音,等到晚上自己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再统一回复一句“谢谢”

•如果家长们能够宽容大度,那就在节日祝福语上避免统一化的复制粘贴,最好是让孩子当面对老师说一句祝福语

借着这个例子,再来看看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社交问题也是一样

只要是我们都能做到宽容大度,父母身上有缺点时宽容大度地少一些抱怨,孩子身上有缺点时宽容大度地多一些优点表扬,那没有了所谓的负面情绪和恶语相向,关系又怎么会差得了呢

那么,关于父母和孩子动不动吵架原因就是缺少了人情世故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