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江苏睢宁儿童画扎根乡土 以美育浸润孩童心灵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09-11 15:07:47  浏览量:1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我们来到果园以后……”9月10日,在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小学睢宁儿童画创作基地,美术老师朱永辅导孩子们创作儿童画。在孩子们的画笔下,硕果挂满枝头,篮筐满满当当,恰似睢宁儿童画70年发展历程,处处开花,硕果盈枝。睢宁“儿童画之乡”这张地域文化金名片,正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美术老师朱永辅导孩子们创作儿童画。朱志庚摄

10岁的俞玥边画边讲:“园子里的果子熟了,又大又多,我们有的采摘,有的装筐,可开心了。”朱永给予鼓励和夸奖。他说,创作题材源于生活场景,画身边人、身边事,画出心中的感和想。美育作为基础教育核心组成部分,旨在为孩子们幼小心灵播下发现美的种子,通过艺术形式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自1983年任教以来,朱永深耕乡村美术教育40余年,在儿童画辅导上成绩优异。他探索出“游戏教学法”,让“游戏进课堂,童画承载故事”。他所辅导的儿童绘画作品在国际级儿童画大赛中荣获139枚金奖、256枚银奖、485枚铜奖,在国家级儿童画比赛中,学生有1600余幅作品获奖,显示出他在儿童绘画教育方面的显著成就。

小学生俞玥绘画《丰收的果园》。朱志庚摄

王集镇中心小学展示中心内,绘画作品主题鲜明,挂满墙壁,奖牌与证书摆满展示柜。朱永介绍,在1987年,8岁的宋徐徐获得日本第十七届世界儿童画展金牌,其绘画作品《赏月》展现了农村过中秋节的场景:小朋友们见月亮升起,又大又圆,便欢歌起舞,欢呼雀跃。画中有山有水、有房子,还有近处的树,层次分明,主题鲜明。

睢宁儿童画成为“和平”“友谊”的使者,飞向世界各地,架起与各国友好交流的桥梁。2013年,朱永作为乡村美术教师,代表中国到埃及开展中外艺术交流活动,开启睢宁儿童画海外培训第一课。此后,他先后到美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斯里兰卡等国家传播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睢宁儿童画的发展萌芽于1955年。当时,在睢宁县实验小学任教的李训哲老师,带着四名小学生组建了全县首个美术兴趣小组,踏上儿童画创作辅导之旅。起初,学生们只是模仿,随后李训哲老师鼓励他们大胆创作,最终,这几个学生都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在王集镇中心小学展示中心,睢宁儿童画挂满墙壁,奖牌与证书摆满展示柜。朱志庚摄

9月10日下午,92岁的李训哲提起过去,感慨万千。他说,那时自己是“独杆司令”,如今睢宁儿童画的美术教师队伍庞大,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作能力。得益于长期教育积累和创新,睢宁儿童画不仅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可,还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发展前景广阔。作为全国首位美术特级教师,他认为睢宁儿童画不能单一发展,要求变。近年来,他一直在进行版画创作,积极探索儿童画发展新路径。

今年83岁的武家兴老师和李训哲一样,都是睢宁儿童画创始人之一。他在睢城小学工作期间,经常带着学生到校外写生。武家兴说,在外写生,有了第一手素材,通过老师指导,孩子们画出来的东西展现出无限创意。

武家兴的老伴张继云年轻时也热爱绘画,为支持丈夫的事业,她毅然放弃了事业发展。“他把儿童画教育看得比命还重,常常顾不上家。我心里虽有埋怨,但想到他是为了更多孩子的成长,也就理解了。”张继云说。

据统计,武家兴所辅导的儿童画作品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力,其辅导的作品在瑞典、瑞士、澳大利亚、墨西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51幅作品在国际上荣获金、银、铜牌奖,219幅作品在国内获奖。他辅导的《赛龙船》《自由体操》两幅儿童画,1981年在南斯拉夫国际儿童画比赛中获得金牌;《树林深处是我家》于1984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儿童画比赛中获得金奖第一名。

从1955年睢宁县成立第一个美术兴趣小组起,70年来,睢宁儿童画共有32000多幅作品被选送到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参赛,荣获各类国际奖项2000多个;先后出版儿童画集18部,校本教材15部,理论研究专著4部,为各类艺术院校输送约15000名美术专业人才。1996年11月,睢宁县被命名为全国“儿童画之乡”。

70年来,睢宁儿童画立足生活,扎根乡土,遵循美育规律,引领儿童感受“美即愉悦”“美即生活”的美学原理;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探究儿童视觉认知规律,突出形象思维、形式美学等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睢宁儿童画”已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美育文化符号。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