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关注:别让扁平足阻碍孩子每一步的活力,科学训练重塑健康足弓丨筋骨堂
发布时间:2025-09-11 13:05:12 浏览量: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筋骨堂】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骨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骨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儿童扁平足康复指南:
科学训练助孩子重塑健康足弓
医学指导:骨伤中心儿童骨科 方斌 主任中医师
图文/骨伤中心儿童骨科 李悦 副主任中医师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孩子们即将重返校园,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节,家长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还要留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足部健康。
作为一名儿童骨科医生,每次门诊都会接诊不少因扁平足问题前来咨询的家长。看着他们焦虑的神情,我深知家长们对孩子足部健康的关切。这里,我们将从专业角度出发,为各位家长详细解析儿童扁平足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您科学引导孩子足弓的健康发育。
一、了解儿童扁平足:
不只是“脚底平”那么简单
扁平足(平足症)是儿童常见的足部问题,表现为足弓塌陷或消失,使整个脚底平贴地面。足弓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像天然的避震系统,稳固脚掌、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为身体提供行动动力及缓冲保护。
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儿童的扁平足属于“柔软性扁平足”,当他们踮起脚尖时,足弓会暂时显现。这类情况在6-8岁以下儿童中相当常见,因为足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存在自然改善的可能。
然而,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走路易疲劳、抱怨脚痛
▶鞋底内侧磨损明显
▶伴随X型腿(膝外翻)或足外翻
▶步态异常(内八字或外八字)
▶平衡能力较差,容易跌倒
二、科学康复训练:激活足弓的活力
康复训练的核心在于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本体感觉,并促进足弓正常发育。下面是临床常用的训练方式:
1. 足底肌肉激活训练
▷踮脚运动:站立或挺直腰正坐,努力伸直脚尖,尽量与地面垂直,维持5秒后放松。每天100次,可分早中晚3组进行。
▷抓趾运动:让孩子用脚趾抓起毛巾、玻璃球等小物件,持着5秒后放下。同样每日100次,分3组完成。
▷短足运动:坐位或立位,足部贴平地面,用细微的肌肉控制让足弓形成(想象将足心“缩短”向脚跟方向)。
保持脚跟中立位置,避免脚趾用力屈曲或脚踝过度内翻。每次维持10-12秒,重复练习。
2. 本体感觉与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两腿交替进行,每次维持10秒以上,逐步延长至30秒。可在软垫上增加难度,显著改善平衡能力。
▷直线行走:在地面画一条直线,让孩子双脚平行沿线行走,矫正异常步态。
▷平衡板训练:初期每次30秒,逐渐延长至2分钟,增强足踝稳定性和协调性。
3. 下肢协调与拉伸训练
▷小腿拉伸:保持后腿膝盖伸直,前腿弯曲,身体轻轻前倾直到小腿后侧有拉伸感。维持30-60秒,每天多次。良好的踝关节弹性是防止足弓塌陷的关键。
▷踢毽子运动:这项传统游戏能有效锻炼足部协调性和灵活性。
▷游泳(尤其蛙泳):水中运动能全面增强下肢肌群协调性,减轻关节负荷,特别适合体重超标的儿童。
儿童扁平足主要康复训练方法参考表
训练类别具体动作动作要领推荐频率足底肌肉激活踮脚运动站立或坐直,伸直脚尖垂直地面,维持5秒每天100次(分3组)抓趾运动用脚趾夹起毛巾/玻璃球,维持5秒每天100次(分3组)短足运动足贴地面,控制肌肉形成足弓,脚跟中立位每次10-12秒,重复练习平衡训练单腿站立双腿交替,保持身体平衡每侧维持10秒以上,逐步延长直线行走双脚平行沿地面直线行走每日2-3次,每次5分钟平衡板训练站立于平衡板上保持稳定初学30秒,逐步至2分钟下肢协调小腿拉伸后腿伸直,前腿弯曲,身体前倾每次30-60秒,每天多次踢毽子单脚站立,另一只脚踢毽子每日10-15分钟游泳(蛙泳)水中蛙泳动作每周2-3次三、日常生活管理:
小习惯成就健康足弓
康复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同样重要
▷赤足时机:在安全环境下(如家中、沙滩、软垫)鼓励孩子赤足行走,刺激足底肌肉发育。
▷选鞋原则:选择鞋头宽大、后跟稳固的运动鞋,鞋底前1/3处应易弯曲,避免鞋跟过高或鞋底过软,学步期儿童避免硬底鞋限制足部自然活动。
▷姿势习惯:避免“W”坐姿(膝盖弯曲,小腿外展),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四、辅助矫正技术:
给足弓科学支撑
当训练需要额外支持时,现代矫正技术可提供帮助。
▷矫形鞋垫:定制医用矫形鞋垫能温和承托足弓,缓解韧带紧张。选择后跟杯加深、足弓部位有弹性支撑的款式,每3-6个月根据足部发育情况更换。
▷矫正鞋:专业儿童矫正鞋拥有双密度鞋底和特殊设计的后跟杯,可控制后足外翻程度并减少舟骨凸出几率。与矫形鞋垫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物理治疗:在专业机构进行的超声波治疗、电刺激、脉冲射频治疗等能缓解足底筋膜炎,改善肌肉协调性。
五、何时需要医疗干预?
大多数儿童扁平足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改善,但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保守治疗2年以上无改善
▷出现持续性疼痛、步态明显异常
▷后足外翻角>10°
▷伴有跟腱短缩
康复训练需持之以恒,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医生特别提醒:针对扁平足,家长们既要避免过度焦虑(儿童足弓发育有自身节奏),又要保持科学关注。当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及时到儿童骨科门诊进行评估。
骨伤中心简介
(骨伤中心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科普宣传平台《筋骨堂》,每周四发表一期。篇幅所限,每篇介绍中心及各专科一个亮点)
1
骨伤中心(骨伤科学系)简介
骨伤中心(骨伤科学系)坚持临床、教学、科研和科普宣传“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临床部共有407张床位,设有13个骨科专科病区,包括:上肢创伤骨科、手外伤与创面修复科、下肢创伤骨科、足踝骨科、脊柱微创科、颈椎病与脊柱骨病科、股骨头坏死科、人工关节与髋关节科、人工关节与膝关节科、运动医学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儿童骨科、经典骨伤与骨康复科。其中髋关节与股骨头坏死专科群是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其他均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此外还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间、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3间。骨伤门诊设置齐全,包括岭南名医、特需、专家、专科、专病、普通等不同模式和专门的筋骨康复特色治疗室,全心全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诊选择需求,为“百姓医院”出新出彩。
2
《骨伤名医故事》─蔡荣
骨伤中心作为医院“大师平台、名医摇篮”一份子,迄今历经四代全体骨科人的传承和创新,响誉海内外。本期名医故事主角是“蔡荣”。
蔡荣(1921-1980)是第一代学科创始人之一,为清末广东中医骨伤科五大名家蔡忠之孙,1978年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是《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骨伤科学》主编、无偿献名方“跌打万花油”。
3
《每期一科简介》─骨伤中心儿童骨科
一、科室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儿童骨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骨伤科自成立以来即开始收治儿童患者,在儿童创伤及骨组织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专科队伍的成长与壮大,我院骨伤科在专科分化方面不断前进,同时根据当今社会对专业儿童骨科医疗的需求,我院儿童骨科应运而生。根植于骨伤科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儿童骨科团队将为广大儿童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二、业务范围
主治儿童四肢骨折及脱位,软组织损伤,复杂创面,多发伤,骨折不愈合,创伤后畸形,运动损伤等疾病。专科秉承岭南正骨疗伤特色,精准结合现代微创技术,在儿童骨关节损伤疾病的治疗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骨为重,以筋为要”的整体论治理念。
2.儿童骨病
主治儿童骨关节先天及后天畸形(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多指并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内翻)、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无痛无汗症、特发性髋关节软骨溶解、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依托我院骨伤科经验积累,薪火相传,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儿童骨病。
3.儿童骨与关节感染
主治儿童骨与关节结核、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创伤后骨感染及骨缺损。以“扶正”与“驱邪”并重为理念,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骨与关节感染,不仅针对骨感染,同时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方剂调节免疫功能。儿童骨科团队对骨搬运及Masquelet技术具有深入的研究及临床实践,针对严重骨感染及 大段骨缺损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专家介绍
方斌
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导师
【擅长】治疗儿童及成人各类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儿童及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和手术治疗,儿童先天及后天性肢体畸形的矫形。
【出诊安排】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四全天;门诊楼六楼骨科门诊。
作者介绍
李悦
儿童骨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骨伤科住院部与急诊的临床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在专业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擅长】擅长治疗儿童四肢骨折脱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Perthes病、先天性及创伤后畸形,对长骨干骨缺损的诊治有深入的研究及实践。
【出诊安排】周三上午、周四下午、周日上午(门诊楼六楼骨科)
温馨提示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执行编辑 | 古停瑶、刘琪、德俊
责编 | 王爔晨、梁幸琳
审核 | 刘苡婷
审定 | 方熙茹
健康与你同路!
医院地址导航
互联网医院
关注|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查询检验(查)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