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家庭记事|我读父亲任大霖

发布时间:2025-09-11 12:22:28  浏览量:1

本文作者的父亲任大霖先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那些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藏着任大霖先生怎样的创作坚守和人生况味?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回忆父亲,这份回忆不仅是对一位作家的致敬,也是一场关于亲情与传承的对话。

——莫愁大观园

1

我端坐书桌前,聚精会神地又一次重读父亲任大霖先生的遗著。他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最为世人称道的是他的散文与小说。清风吹拂着书页,阳光慢慢滑进书的行行段段,我心中满是对父亲的爱意和敬仰。

从小到大,我始终能感受到父亲优雅而积极的情怀。家里常常琴声悦耳、歌声嘹亮,亲友们欢乐地携手迈起舞步。全家喜书香,喜阅读写作,虽不是一个经济富裕的家庭,精神生活却极为丰富。父亲已经离世多年,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与精神财富,却一直被家中后辈们传承,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我们父子深情令我心中十分踏实。很小时,父亲习惯握住我的手,放在他裤袋里,搀我行路。那是一种温暖而踏实的依靠,这个小小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迷失前行的方向。

父亲讲故事的时光,是我童年珍贵的记忆之一。父亲讲他故事里的小白兔、小猴子出门时,总会有生动的口述“乐声”相伴。他会这样讲:“小白兔走出了家门,叮叮咚,叮叮咚,叮咚叮咚叮叮咚,一路上十分开心。”小听众听得如痴如醉,讲故事的父亲则笑得一脸慈爱,幸福与快乐的气氛将我们紧紧包围,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画面。

我家曾在上海市一个偏远小区生活过好几年。那时,这类小区通常被称作某某“新村”,如今那里早已成为繁华地段。当年,这片区域紧邻着一大片郊区,我们搬进了新村最后一栋楼里。周围几户邻居都有各自不幸的遭遇,邻里之间很少有欢声笑语。

我们家的到来,似乎打破了这种沉闷。那时,父亲经常带着我们全家人一起弹琴、唱歌,举办简单的家庭音乐会。虽然只是普通的琴声和歌声,却吸引来了很多邻居家的孩子在门外好奇张望,大人们在楼梯口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们就敞开家门,让大家一起加入歌唱与欢笑的行列。

每到年末,天寒地冻、万物萧瑟,整座居民楼也显得格外冷清孤寂。而我们家发出的“新年派对”邀请,却如同一缕暖阳驱散了这股寒意。父亲身着红帽、红衣、红裤,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那爽朗的笑声极具感染力,让前来参加联欢的大人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

2

父亲出生在浙江萧山一个书香家庭,童年时期生活欢快而温馨,父亲在世时,常给我们讲述他小时候跟着爷爷学古文,缠着奶奶讲民间故事的快乐记忆。然而,抗日战争爆发,社会动荡不安,他和他的哥哥们不得不四处逃难,难得享受安宁的日子。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在爷爷创办的私塾里坚持读书。虽然学习条件简陋,但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倍感珍惜,能在这里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他们引以为豪的事情。

进入青年时代,父亲和伯父们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而奶奶则成为他们最热情、最忠实的读者。每当读到儿子们的作品,奶奶总是兴致高涨,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朴实却真挚的赞美之词,饱含着对孩子们深深的鼓励和自豪。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父亲任大霖与伯父任大星便一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任氏兄弟”。那是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时代,整个社会洋溢着对未来的信心与热情,人们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实现各自的理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儿童文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一批与父亲同时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如陈伯吹、贺宜、金近、包蕾等先生,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孩子们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芦鸡》是父亲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散文集《童年时代的朋友》这本书中的打头篇,读来十分清新生动。说的是有一年家乡的河流梅花溇涨大水,一窠可爱的小芦鸡随水漂来,乡亲金奎叔帮孩子们捞起,分别养在各自家中。于是这些似鸡非鸡、似鸟又不是鸟的生灵就逛天井、钻墙角,总想着逃跑,其间有乐趣,更有悲哀。最后只剩一只,看似养熟了,却还是游过河道钻进对岸的芦苇丛,消失了。金奎叔感叹“有些小东西,它们生来就是自由自在的”。读到这里,你的心情会跟随那消失的芦鸡身后的水波一起荡漾,会有许多遐想。此外,书中《牛和鹅》《阿蓝的喜悦和烦恼》《多难的小鸭》《风筝》《打赌》等篇均有这样生动、感人的描述,把浙江农村普通的动物和人物都刻画得韵味十足。

短篇小说《蟋蟀》,鲜明地表现了一群生动活泼的少年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被誉为我国成长文学的范本;《我的朋友容容》是一部表现城市儿童生活的作品,主人公容容被公认为我国儿童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形象。

父亲的作品传递了对自由、善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同他的人生,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3

父亲任大霖先生对广大年轻作者、同行的真诚和热情,让大家难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儿童文学的创作不尽如人意,出版走入低谷,作为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总编辑,父亲迫切地呼唤儿童文学新的杰作的出现。1990年,父亲主持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这次会议会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学者和出版界人士,之后出现的以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梅子涵《女儿的故事》等作品为代表的儿童文学的长盛不衰,是作家们热烈响应的结果。这三十多年来,读者的热烈反馈与赞扬,也算是对我父亲的由衷褒奖吧。

1995年,66岁的父亲任大霖先生永远地逝去了,大家都觉得从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来讲,十分可惜。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是这样评价任大霖的:“任大霖老师可以说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大文豪,他的作品有励志作用,他乡音不改,一颗纯粹的萧山心,将萧山诗化了,在我心目中他是‘全能’的,非常有智慧。”

在我成长的路途上,父亲始终以他的身体力行和婉转指点给我教导,我印象中父亲一直是我的温馨陪伴,想起父亲,我心里就暖暖的。父亲任大霖是我一生都想好好阅读的一本重要的大书。

纸上 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