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为困境儿童筑起温暖港湾
发布时间:2025-09-11 09:02:34 浏览量:12
图为活动现场。
路北 供图
本报讯 (刘天玥、李晓一)一直以来,路北区妇联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作为妇联组织履行职能、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聚焦“三类儿童”,创新组建“爱心爸妈团”志愿服务联盟,凝聚社会力量、完善帮扶机制、精准对接需求,为困境儿童筑起温暖港湾。
整合资源聚合力,让爱心从“单打独斗”变为“集体作战”
加强团队化建设。链接社会力量、联动部门资源,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按专业类型和儿童需求,组建日常陪伴、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医疗服务、法律维权、圆梦微心愿等六大类40支功能型“爱心爸妈团”队伍,招募“爱心爸妈”249名,累计结对关爱“三类儿童”47名,拓展帮扶其他类困境儿童356名。
健全协作机制。针对困境儿童的多元需求,打破壁垒推动不同团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链接圆梦微心愿“爱心爸妈团”募集物资、福航律所“爱心爸妈团”提供法律服务、天云社工“爱心爸妈团”开展心理疏导等,形成“物资+法律”“物资+心理”“法律+心理”等多种综合帮扶模式,让“爱心爸妈”志愿服务能力叠加提升,关爱帮扶更精准有力。
精准帮扶提效能,让服务从“粗放供给”变为“精准滴灌”
构建“1+1+N”关爱帮扶模式。以各级妇联组织为引领,为每一名困境儿童配备1名妇联干部或妇联执委,配备N个功能型“爱心爸妈团”,形成“多对一”结对帮扶模式,为困境儿童提供“共性+个性”需求志愿帮扶服务。境内两名同学因身心问题辍学,区妇联联动心理疏导和教育“爱心爸妈团”联合开展“心理+课业”辅导活动,最终帮助他们考入理想大学。
实施“红黄绿”分级管理。联合天云社工“爱心爸妈团”,通过入户走访、综合评估,将困境儿童按“家庭困境程度、心理状态紧急性、成长需求迫切性”划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明确红色为“高需求、需重点干预”,黄色为“中需求、需持续关注”,绿色为“一般需求、需常态陪伴”。同时每月核查儿童信息变化,动态更新数据,建立“一人一策”分级管理成长帮扶台账,及时调整帮扶策略和团队配置,确保资源精准投放、服务靶向发力。通过分级施策,17名红色等级儿童心理状态显著改善,11名黄色等级儿童学业取得进步。
拓展服务全链条,让关爱从“点上开花”变为“全域结果”
拓展服务全链条行动。今年以来,博育“爱心妈妈团”、福航律所“爱心爸妈团”、天云社工“爱心爸妈团”、唐山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爱心爸妈团”、维唯商贸“爱心爸妈团”等团队,累计开展“情暖路北”“童梦启航”“书香润家”“为爱出发”等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活动48场次。同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凝聚关爱合力。线上,依托“唐山志愿服务积分回馈平台”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征集并点亮困境儿童“微心愿”88个,定期发布“爱心爸妈团”暑期关爱志愿服务,让温暖通过网络传递到孩子身边。线下,聚焦困境儿童个性化需求精准施策,先后为40名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为25名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为3名儿童家庭提供法律咨询,同时协助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入福利院、为1名散居孤儿办理户口迁移,切实筑牢关爱保障网,有效营造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浓厚关爱氛围。
开展爱心驿站暖心行动。发挥“联”字优势,联合教育、文体、卫健、检察院等部门,整合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妇幼保健院、普法实践基地、省级妇女儿童之家、小马聪聪趣农场等阵地,建成路北区“爱心爸妈团”关爱帮扶志愿服务爱心驿站15个,推出健康检查、课业辅导、普法教育、素质拓展等10余项关爱服务项目,成为爱心资源联动的重要载体。
实施爱心爸妈成长计划。每季度开展1次“爱心爸妈”技能培训(如儿童沟通技巧、心理安抚方法),邀请教师、心理咨询师授课,提升服务专业性;鼓励爱心爸妈分享服务经验,形成“老带新”传帮带模式。组织“爱心爸妈团”按照年、季、月设定主题活动,如春季“自然探索营”、夏季“阅读分享会”、秋季“手工体验课”、冬季“暖冬关爱日”等,通过活动增强服务质效。
路北区妇联将继续完善长效机制、织密关爱网络,让“爱心爸妈团”成为困境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让困境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