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拒绝上补习班,觉得没用,家长该强迫还是尊重?

发布时间:2025-09-09 15:42:54  浏览量:1

孩子拒绝上补习班且认为 “没用” 时,“强迫” 和 “尊重” 并非非黑即白的选择 —— 强迫可能引发对抗、加剧厌学情绪,单纯尊重又可能错过调整学习问题的机会。核心是先搞清楚 “孩子觉得没用的真实原因”,再结合学习需求,和孩子一起找到 “既解决问题、又让他愿意接受” 的方案。以下是具体步骤:

第一步:先 “倾听”,搞懂孩子说 “没用” 的底层逻辑

孩子拒绝补习班,不会只说 “没用” 三个字,背后一定有具体原因。家长要先放下 “你必须去” 的预设,用 “好奇提问” 代替 “反驳说教”,比如问:“妈妈 / 爸爸想知道,你觉得补习班没用,是因为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还是觉得补的知识和学校学的重复了呀?” 通常孩子的 “没用” 分以下 4 种情况,应对方式完全不同:

第二步:再 “协商”,用 “有限选择” 代替 “强迫或放任”


如果孩子的 “没用” 是可调整的(如内容不匹配、方式不喜欢),家长不用直接说 “必须去” 或 “那算了”,而是给孩子 “有限的选择空间”—— 让他感受到 “被尊重”,同时也明确 “学习需要付出”,避免陷入极端。

示例 1:针对 “内容不匹配”

“妈妈看了你最近的数学试卷,基础题错得比较多,现在的补习班讲难题确实帮不上忙。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把现在的补习班换成‘基础巩固班’,要么妈妈每天晚上陪你补 30 分钟基础题,你更想试试哪一个?”

示例 2:针对 “压力过载”

“我知道你每天写作业到 9 点已经很累了,再上补习班确实辛苦。那我们可以调整一下:要么把周末的补习班改成‘每周一次’,留一天让你休息;要么不上补习班,每天早上早起 15 分钟背英语单词(你之前说单词总记不住),你觉得哪种更能接受?”

示例 3:针对 “自我否定”

“我知道你现在觉得补了也没用,有点灰心。那我们先不要求‘进步多少’,就试 2 周,每周去一次补习班,每次只需要把老师讲的‘最简单的那道题’弄懂,回来给我讲一遍就行。如果 2 周后你还是觉得没用,我们再一起想别的办法,好不好?”

第三步:警惕 “隐性陷阱”—— 别让补习班变成 “亲子矛盾的导火索”


很多时候,孩子抗拒的不是 “补习班” 本身,而是家长通过补习班传递的 “期待压力”。比如:

孩子没考好,家长说 “早知道当初让你去补数学就好了”—— 让孩子觉得 “补习班是用来‘纠错’的,没去就是错”;

孩子补了没进步,家长说 “花了这么多钱给你补习,你怎么还是不用心”—— 让孩子觉得 “自己的价值和‘补习效果’绑定”。


所以,无论是否上补习班,家长都要传递两个核心态度:

“补习班是‘工具’,不是‘必须项’”:比如 “我们上补习班,是因为它能帮你省点时间补基础,不是因为‘别人都上’,也不是因为‘你必须考多好’”;

“你的努力比‘结果’重要”:比如 “这次补习班学的内容,你回家自己整理了笔记,这就很用心了,比‘考多少分’更重要”。

总结:

“强迫” 会让孩子失去对 “学习的掌控感”,“单纯尊重” 可能让孩子错过 “借助外力提升的机会”。更优的方式是:先听孩子的 “没用原因”,再用 “有限选择” 帮他找到 “能接受的方案”,最后用 “无压力的态度” 让他知道 —— 补习班不是 “压力来源”,而是 “和他一起解决问题的帮手”。如果尝试后孩子仍坚决抗拒,也可以先暂停补习班,从 “调整学校学习节奏、重建学习信心” 开始,毕竟 “愿意学” 比 “被迫补” 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