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增进萌娃的亲密感?
发布时间:2025-09-10 09:30:37 浏览量:1
我在儿科工作这些年,见过很多新手父母,他们一心想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却常常陷入一些误区。
有些父母觉得只有专门训练才能增进和孩子的亲密感,像参加各种亲子课程,却忽略了日常照料中的互动。有位家长,每周雷打不动地带孩子去上亲子课,可平时喂奶、换尿布时,眼睛都不怎么看孩子,很少有眼神交流。还有的父母不管孩子情绪如何,一个劲地肢体接触,孩子明显不想被抱,还硬抱起来,结果孩子哭得更凶。另外,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运动发展敏感期,给孩子玩不适合的游戏,孩子还不会爬呢,就强迫玩需要爬行的游戏。
了解了这些误区后,咱们就来看看怎么分月龄段和孩子进行眼神、肢体、语言互动。
0 - 3个月的宝宝,视觉还在发育,眼神交流特别重要。我每次喂奶的时候,都会看着宝宝的眼睛,轻声和他说话,让他知道我在关注他。肢体上,我会轻柔地抚摸宝宝的小手、小脚,给他满满的安全感。语言上,就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像“宝宝乖”。
到了4 - 6个月,宝宝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了。换尿布的时候,我会和宝宝有眼神接触,一边换一边告诉他我在做什么。肢体上,我会把宝宝抱起来,让他靠在我的肩膀上,轻轻拍拍他的背。还会和宝宝玩简单的躲猫猫游戏,用语言引导他找我的脸。
7 - 9个月的宝宝活动能力增强了。宝宝爬行的时候,我会用眼神鼓励他,等他爬到我身边,就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再好好夸奖他。和他玩扔球捡球的游戏,在游戏中多和他交流。
10 - 12个月的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宝宝摔倒时,我不会马上扶他,先用眼神给他鼓励,然后慢慢走到他身边,抱抱他,告诉他没关系,再引导他自己站起来。
知道了不同月龄的互动方法,再来说说喂奶、洗澡、睡前等日常场景怎么改造。
喂奶时,我会找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把宝宝抱在怀里,和他眼神交流,同时哼唱童谣,建立听觉联结。洗澡的时候,用毛巾玩躲猫猫,把毛巾盖在宝宝头上,然后拿开,说“宝宝不见了,宝宝又出来了”,发展宝宝的空间认知。睡前给宝宝讲故事,用温柔的声音,一边讲一边抚摸宝宝的头发,让他在温馨的氛围中入睡。换尿布时,和宝宝说换尿布啦,摸摸他的小肚皮。喂辅食时,和宝宝一起“品尝”食物,表现出很好吃的样子,让宝宝更有食欲。带宝宝出门散步时,指着周围的事物和宝宝介绍。
日常场景互动做好了,还可以建立亲子专属暗号,让关系更亲密。
第一个技巧是用特定的称呼。我给宝宝起了个专属的小名,只有我们之间这么叫,每次叫他这个小名,他都会很开心地回应我。第二个技巧是有独特的动作。每次见面,我会和宝宝碰一下额头,这个动作让宝宝很有安全感。第三个技巧是固定的语言。每次分别时,我都会和宝宝说“宝宝乖乖的,等我回来”,时间久了,宝宝对这句话就有特别的记忆。
不过要注意,哭闹时强行拥抱、在宝宝不想交流时强迫眼神接触、不根据宝宝情绪进行肢体接触、在宝宝不适合的阶段玩不恰当的游戏、忽略日常照料中的互动,这些不当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和宝宝的亲密关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和宝宝互动,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工具。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个亲子互动打卡表。大家可以把它打印出来,记录和宝宝的互动情况。我相信,坚持用这个打卡表记录互动,你和宝宝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