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点滴爱意叩开留守儿童心扉
发布时间:2025-09-10 12:34:06 浏览量:2
“我做得不好,每次考试都很差。”
“没有很差哦!其实你很优秀,就像你说的,改掉粗心的小毛病,多练习几次就好啦!”
这段暖心的对话,是固始县张老埠乡中心学校老师刘皎月和一个孩子在作业本上的交流。9月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皎月告诉记者,这样的对话,在她扎根乡村教育的十年间从未间断过。她在一次次对话中,温暖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
2015年,刘皎月在张老埠乡枣庙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上班第一天,她还精心打扮了一番,然而当她满怀兴奋到学校报到时,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教学点很小,4个年级,30多名学生,90%是留守儿童,我是全校唯一50岁以下的教师。”
入校时的失落并没有在刘皎月的内心停留多久,那些内向、腼腆的留守儿童眼里的渴望与胆怯,让她一阵揪心。“我要留下来,这里的孩子需要我!”
刘皎月意识到,在这个学校,学生需要的不仅是讲台上的老师,更是融入生活、倾听心声的朋友和值得信任、可以依赖的亲人。
怎样才能走进他们内心深处?写信。刘皎月开始与学生在作业本上展开“对话”。“偷偷告诉你,这是我梦想中的作业!”“你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忍不住想多看两眼,写得真好!”
一句句暖心的回复叩开了留守儿童的心扉,刘皎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校园妈妈”。
2018年4月,由于学校撤并,刘皎月调入张老埠乡中心学校工作。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她在2020年6月被确诊恶性卵巢肿瘤。为了不影响学生期末复习,她藏起诊断书坚守讲台至暑假才手术。术后休养一个月即重返讲台,体力不支时跪凳授课,未耽误一节课。
2021年寒冬,刘皎月又因摔伤导致胫骨平台骨折、前交叉韧带断裂,但她坚持拄拐踏冰到校上课,未请一天假。“乡村学校急缺老师,我要是请假了,学生怎么办?”面对疾病与意外伤痛,刘皎月最先考虑的是学生,“我喜欢听他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更喜欢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
十年青春都留在了农村,值得吗?她说:“那里有我的梦想、我的热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