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见过不少儿媳后发现:有些做法,真的让老人寒心

发布时间:2025-09-09 01:16:02  浏览量:2

在城里头天天都能听到邻里间聊家里人的事儿,王阿姨最近的烦心事,成了小区里老头老太太们吃完饭闲聊的话题,前几年她给儿子和儿媳妇买了新房,还买了辆车,房产证上也写了儿媳妇名字,每天都坚持给小年轻一家送菜,孙子也是她带大的,可是辛辛苦苦付出,换来的却是儿媳妇的冷淡,那天王阿姨腰疼,让儿媳妇帮忙洗个碗,没想到被一句“这些不就该你帮你儿子做的嘛”给顶回来,这时候王阿姨心里可没法平静。

像这样的事儿可不只王阿姨一家,有邻居说起张叔家,情况差不多,张叔老两口给孩子买房又买车,婆婆乐意带孙子闲不住,结果张婶住院要人帮忙,儿媳妇总说工作忙,很难得露个面,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婆婆好不容易哄睡,反而被埋怨,“要不是你带他早养成坏习惯,现在哪会这么难带!”张叔没办法,老人们什么都付出了,得到的却是指责和不被在意。

说实话,大多数爹妈不计较得失,不是盼着什么物质回报,孩子成家后,老一辈撑着,默默把管家的事儿揽过来,就想让小家庭顺顺当当的,可在平常付出的时候,老人最想要的就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一句肯定的话,但好多年轻人好像习惯了“公婆就该干这些”,时间长了感情也变得没感觉了,和王阿姨聊天她总叹气:“帮忙多了,倒成了应该的,没人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从不同人的角度看,也能理解一部分年轻人的压力,现在社会节奏快,上班工作紧张,回家又要带孩子、还得处理各种家里的事儿,家里人多了难免有矛盾,有些人怕太依赖公婆被说不独立,有些儿媳妇觉得自己也忙也累,不是所有问题公婆都能理解,可不管咋说,人与人之间还是得讲点体谅和尊重。

再说了,这份感情交流,又不能用钱来衡量,王阿姨说:“人老了,什么都能放下,就觉得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才是最好的日子,”她带孙子,去菜市场买菜,买的都是孩子和儿媳妇爱吃的,不指望儿媳妇天天陪着聊天、帮忙洗碗这些小事,就希望自己累的时候能有个笑脸,能被一句贴心的话安慰。

同样的事儿在别的家庭也常见,有朋友感叹,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爹妈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觉得房子车子就该有,孩子也该老人带,可一旦爹妈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或者要点小帮忙的时候,却很少有感恩之心,就像张婶生病那时候,儿媳妇不是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就是请保姆,还冷冷地来一句“你们得体谅我们年轻人不容易”,让老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家说白了就是一帮人互相帮衬、互相温暖的小团伙,老人们能帮衬点小家,这也是他们表达喜欢的办法,但这些付出可不是天经地义的,也不是不用感谢,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多理解体谅点,家里的气氛就能好点,你随口一句关心,说不定对老人来说是最宝贝的安慰;你冷冰冰抱怨一句,可能就让彼此离得越来越远。

爸妈托着儿子,其实也是托着新成立的小家,只要大家心里都热乎乎的,就没人该累得稀里糊涂,也没人能不干活白得好处,家庭要幸福,得从互相体谅尊重开始,要是觉得老人付出挺值当,就别舍不得说声“谢谢”;要是觉得自己也挺累,就多理解理解对方,有难处的时候,大家搭把手,得到的不光是东西和方便,心也能靠得更近。

过日子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里,爸妈帮衬和儿媳妇体谅其实是互相成就,一家人要是总用心对待、互相感恩,吵架和冷淡就会少,一年又一年,家庭的凝聚力就跟老树发新芽似的,时间越久越有劲儿,毕竟幸福日子是大家一起用爱和包容托起来的。

说到这儿,也想让大家琢磨琢磨:自己家里是不是也有差不多的情况?有没有觉得爸妈付出是应该的,多久没跟他们说过谢谢了?互相体谅理解,就是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好的好法子,你咋看?欢迎在评论区跟大伙唠唠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