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微信头像和变换频率,决定了你给人的第一印象
发布时间:2025-09-09 08:33:33 浏览量:1
随着手机、网络和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线上社交方式。
甚至对很多人来说,今天的社交等同于线上的手机聊天。
与此同时,很多人会把社交平台的其它功能视为衡量个体社交状态的标准。
比如社交媒体的个人资料、微信头像等,都可以成为个人近期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
微信作为我们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的第一大工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微信因为简单、便捷、及时的优点成为了我们首选的社交互动app,占据了我们和他人交流的大部分场合。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微信使用人数就超过了12亿人,在世界上排名第三。
微信,已经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一张名片,从备注到头像、朋友圈,无一不透漏着我们的个人信息和生活状况,向他人传递着某种信号。
法国著名社会科学家克劳德·列为—施特劳斯认为,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分类和比较是一种共有的能力。
无论是象征还是意义,都是人类所有文化的共同特点。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象征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性。
比如说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网络用语,就像最近流行的早C晚A(形容打工人咖啡续命“早C”,酒精放松“晚A”的生活方式)、YYDS(永远的神)、YYSY(有一说一)、以及栓Q(thank you)、City不City(自嘲用语)等流行用语,就充分体现了象征的意味。
因此,当社交媒体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交手段,签名、头像、朋友圈这样的资料更是成为了人们“评判他人”的第一印象。
什么是第一印象呢?
第一印象也称为首因效应。这里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人在社会交往中会有“先入为主”印象,
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不仅如此,我们的头像不只会给刚添加的好友形成第一印象,甚至还在后续的社交互动中产生“曝光效应”。
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意思是指当一件东西反复的出现在人的面前时,会强化人对这件东西的印象。
所以,通过视觉和心理这两个层面形成的印象,再经过大脑的一系列加工,对方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如同我们赋予的意义存在了。
微信头像给他人透露了一种简单而又直观的信息,不光会让他人快速地对我们形成第一印象,还可以让那些在微信列表里许久不联系的人,通过我们更换微信头像的频率,大概的了解我们近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可见,当我们初次添加对方为好友时,微信头像最先映入他人的眼帘,像闪电刺激着视觉神经,带来最初的感受和印象。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管中窥豹”,探讨一下几种微信头像的会给别人产生怎样的第一印象。
01.使用卡通动画做头像。
微信头像如果使用色彩鲜明、充满活力的图片,能使用更多人的关注和互动。
那些喜欢使用卡通动画做微信头像的人,往往能给人一种十分开朗活泼的印象,对生活充满激情,为人亲和容易相处。
其实,生活中,喜欢用卡通动漫人物或者是比较可爱的小动物图案作微信头像的人,内心也往往单纯善良,不会算计他人,心思也比较纯洁友善,给人一种亲和、温暖、友善和萌动的感受。
当我们在和对方聊天的过程中一直看着这样一个卡通动漫头像,往往会“先入为主”的把手机屏幕对面的那个人认为是友好温馨的,具有亲和力,并且这种印象会因为“曝光效应”得以强化。
迅速拉进彼此的距离,更容易成为朋友。
02.使用自拍照当微信头像。
生活中,使用自己的照片当作微信头像的人不在少数,根本原因在于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使用自己的职业装照片,可以快速的让人识别自己从事的职业。
正式利索,给人留下热爱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值得信赖的印象。
另外,有些面容姣好的人采用自拍照作微信头像,可以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们通常认为跟那些外表看起来具有魅力的人相处会比较舒服。
总之,使用自己的照片做微信头像的人,更懂得社交技巧的第一印象原理,快速的给人留下自信大方、爽朗,更关心他人的印象。
03.利用风景照作微信头像。
微信头像采用优美风景照的人,通常会给人留下热爱自然,内心平静,追求美好的印象和感受。
此外,采用风景照做微信头像的人,较为向往自由的生活,内心世界也会比较佛系,和这样的人相处,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安静,不再焦虑和烦躁。
相信不会有人对风景照心生反感。在现实生活中,用风景照做微信头像的一般都是年长的人,或者人生阅历丰富的人。
和这类人交流,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学到很多关于人生哲理的知识,人也会变得更加乐观豁达。
人靠衣装马靠鞍。外在形象就像一张名片,能快速的传递重要的信息,影响他人的看法。
糟糕的微信头像会成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障碍,让缘分溜走。
比如一张色彩暗淡、照片模糊的微信头像,会让人觉得随便、不重视形象、生活没有激情。
微信头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自我认知和社会身份认同。尤其是虚拟的社交时代,微信头像更是成为了展示自我、寻找共鸣和归属感的重要渠道。
能让人在茫茫的人海中,快速的找到志同道合、性趣相投的人,也更容易让人了解内心和价值观。
虽然没有科学的有力证明,但经过分析,微信头像和变换频率多多少少的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