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北京儿童医院拒绝上学门诊有变化,复学证明这样开
发布时间:2025-09-08 16:00:59 浏览量:1
通知
拒学厌学就诊须知
开学季,目前拒学厌学主诉就诊的群体增加,根据心身医学科的整体工作安排,前期的【拒绝上学专业门诊】已经整合到【心理适应障碍专业门诊】,有就诊需求的家长可以挂该专业。目前北儿心身团队已经形成专门针对拒学厌学群体的完整的诊疗服务模块,帮助孩子们找回自己的成长节奏,重新回归。心理适应障碍专业门诊包括但不限于:
1. 学业适应困境: 因学校适应困难(如学业高压、新环境适应不良等)直接引发的拒学厌学、学业困难、心身不适躯体化症状(如头痛、腹痛、失眠等)等学校相关的心理困扰与压力反应。
2. 社交退缩回避:显著回避社交场合与人际交往,表现出主动离群、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甚至出现明显的社交恐惧或行为退化现象(如原本能自理却过度依赖)。
3. 网络沉迷失控:过度沉迷网络游戏或虚拟社交,对电子产品使用失去控制力(例如:远超合理使用时长的沉迷、无法中断的使用、影响基本生活规律),并伴随强烈的戒断情绪或功能损害。
4. 关系困扰霸凌:无法有效处理同伴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冲突(如频繁争吵、孤立体感),在校园或社交圈遭受霸凌(肢体或语言上的伤害经历),或因参与霸凌而产生心理负担。
5. 自伤行为预警:出现刻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的行为(如划伤皮肤、撞击硬物等),作为情绪宣泄的极端方式或表达痛苦的形式。
6. 躯体病伴发心理问题:身体长期或突发重大疾病期间(如手术、慢性病)等伴发的显著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病后行为适应不良(例如:放弃配合治疗、恐惧复发等)。
7. 亲子冲突激化:持续或急剧升级的亲子矛盾或家庭内部激烈争执,导致亲子关系严重紧张,青少年心理安全感受损,家庭环境无法提供有效支持。
8. 跨生活领域适应障碍:个体在努力适应家庭结构变动、升学转学、迁居、亲人离世等重大生活转折期时,出现的焦虑、抑郁、强迫思维、躯体不适转化(如无缘由的疼痛或肠胃问题)等明显临床反应症状。
注意:
对于近期开复学证明需求的家长,可以挂心身医学科任何专业门诊进行评估及开具诊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