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娃测试妈妈数数看亲子沟通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5-09-08 11:01:09 浏览量:1
我接触过很多亲子沟通的案例,其中萌娃数数测试这个场景特别能反映问题。有一次,一位妈妈想看看孩子数数能力如何,就拿出一堆积木让孩子数。刚开始孩子兴致勃勃,可妈妈在旁边一直催,孩子数错了还被批评,原本轻松的数数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孩子最后都不想数了。这就是数数测试背后的沟通错位,看似简单的数数,却因为沟通方式不对,让亲子间产生了隔阂。
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常常会掉进一些典型的沟通陷阱。其实,从刚才数数测试的例子就能看出端倪。第一个陷阱是用考核代替互动,把日常对话异化为能力测试。很多家长觉得这样是在锻炼孩子,就像那位妈妈让孩子数数,本可以是温馨的亲子互动,最后却变成了对孩子能力的考核,破坏了亲子间的亲密氛围。第二个陷阱是过度关注结果正确性,却忽视思维过程。孩子数错了,家长只看到错误,没去想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数,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发展可能就会受到限制。第三个陷阱是缺乏情绪觉察,导致沟通氛围紧张。孩子在数数时,可能因为紧张出错,家长却没察觉到孩子的情绪,还不断施压,让孩子更加焦虑。
了解了这些沟通误区后,我们得想办法科学评估亲子沟通质量。我结合3T原则,总结了五维日常观察指标。一是共情关注,也就是看家长能不能关注到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孩子对路边的小花感兴趣,家长有没有跟着一起关注。二是充分交流,观察亲子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如果只是简单问答,那交流就不够充分。三是轮流谈话,看对话是不是双方都有机会表达。如果总是家长说孩子听,那沟通就不平衡。四是观察孩子主动提问频率,主动提问说明孩子有探索的欲望,沟通可能比较好。五是看孩子情绪表达流畅度,孩子能自然表达喜怒哀乐,说明沟通氛围比较宽松。
知道了评估方法,接下来就该改善亲子沟通了。我有一套场景化沟通训练四步法。第一步是用生活场景替代测试场景。就拿数数来说,可以把测试变成超市购物时数水果,孩子在轻松的购物环境里,会更愿意去数数,也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步是注重过程引导。孩子数水果时,家长不要只看结果对不对,多问问孩子是怎么数的,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第三步是情绪管理。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情绪,要是孩子有点不耐烦了,就先停下来,换个轻松的话题。第四步是增加互动乐趣。可以和孩子比赛数水果,看谁数得又快又准,这样能让数数变得更有趣。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改善亲子沟通,我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的工具。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可能没办法及时发现问题。这时候,亲子对话记录卡就能派上用场了。这个记录卡很方便,能帮助家长记录和孩子的对话情况。在卡片上可以记录对话的时间、地点、话题,还能给这次对话的情绪指数打分,看看是轻松愉快还是紧张压抑。也可以记录孩子提出的问题,还有自己的回应方式。通过这个记录卡,家长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孩子的沟通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坚持使用一段时间,亲子沟通肯定会有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