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黑暗中,为她点亮一盏心灯——宁夏政协联动各方倾情帮助西吉马莲乡失明儿童走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08 13:25:14  浏览量:1

8月27日下午3时,宁夏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的会诊室里,进行着一场特殊的会诊。眼底病科、中西医眼科、神经内科等科室主任齐聚一堂,为来自西吉县马莲乡的12岁失明儿童小兰(化名)会诊。

宁夏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中西医眼科、神经内科等科室集中为小兰会诊。

这场汇集多学科专家的会诊,正是宁夏政协积极协调,为这个身处困境的孩子争取到的一次“光明机会”。

今年7月,宁夏政协调研组在马莲乡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时,马莲乡党委书记高君琴特意提起了小兰的事。“小兰父母离婚多年,父女俩相依为命。去年8月,孩子突发高烧,由于家住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加上父亲马志军不识字,缺乏医疗知识,没能及时将女儿送医治疗。”

持续高烧几天后,小兰被送到固原市人民医院时,已经出现视神经脊髓炎急性发作的症状。随后,马志军带着孩子先后辗转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却终究为时已晚——小兰的双眼裸眼视力已经完全无光感。

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主要依靠6亩青贮玉米的收成和马志军在旺吉蔬菜基地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计,面对持续的高额医疗支出,他们实在无力承担,小兰的治疗只能被迫中断。

命运的骤变,改变了小兰的人生轨迹。曾经活泼开朗的她,原本应该在马莲乡小学的六年级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读书写字。失明之后,她再也无法回到熟悉的校园,终日沉默地待在家中,面对亲人的关心询问,也只是偶尔“嗯”一声,更多的时候,选择用沉默来面对这个突然陷入黑暗的世界。

“孩子才12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就遭遇这样的不幸,实在令人心疼。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为她争取治疗康复的机会。”高君琴说。小兰的遭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马莲乡,从乡干部到驻村工作队员,大家都把小兰的安危放在心上,时常上门探望,及时解决她家中的实际困难。

去年12月,小兰被西吉县残联认定为一级视力残疾,开始按月领取残疾人补贴,并为她家安装了无障碍护栏和防撞角。今年6月,小兰一家被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监测范围,获得了多方援助:西吉县工商联捐赠米面油和现金4500元;马莲乡蔬菜协会捐助400元;村委会还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她家硬化院落、修缮房屋。

专家团队针对小兰的失明病情进行讨论。

宁夏政协调研组了解到小兰的情况后,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在宁夏政协委员、宁夏人民医院院长周玮的协调安排下,为小兰争取到了多科室专家联合诊疗的宝贵机会,希望能为这个困境中的孩子带来一丝希望。

眼科专家为小兰进行光感检测,评估视觉基础功能。

会诊中,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详细讨论,各科室专家给出了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从现有检查结果来看,小兰的视神经损伤非常严重,恢复视力的希望十分渺茫。建议小兰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尽可能改善她的整体身体状况。孩子可能存在其他脑神经方面的问题,建议尽快做进一步排查。随后,在宁夏政协和宁夏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的共同关注与协调下,小兰顺利完成了一系列眼部及脑部专项检查,其中包括磁共振增强CT。结果显示,未发现脑神经存在其他严重病变。

眼科专家为小兰进行眼底检查。

宁夏残联工作人员来到小兰家,带来了实际的帮助方案,更带来了一份温暖的希望。“别灰心,孩子情况稳定后,我们来负责生活训练,教她怎么穿衣、叠被、做饭,还有盲用工具的使用,以后生活能方便些。”宁夏残联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也可以帮助联系宁夏特殊教育学校,让小兰去学习盲文、手工,让她重新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

眼科专家向小兰父亲详细询问孩子失明病史。

宁夏政协的关怀、医院专家的尽心尽责、残联的上门帮扶、乡镇干部的持续关爱……来自各方的温暖力量汇聚在一起,如同一束柔和而坚定的光,照亮了小兰原本沉寂的世界,让她在黑暗中渐渐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如今的小兰,开始跟着手机软件,一句一句地学唱歌,她偶尔还会主动问父亲:“今天有没有人来家里呀?”语气里隐约透出一丝期盼。马志军感受到女儿细微的变化,心里很安慰。他知道,孩子心里那扇紧闭的窗,正在一点一点地打开。他也相信,有这么多人帮助,小兰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