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家长必看!怎么对萌娃进行引导性和激励性引导?

发布时间:2025-09-07 10:11:26  浏览量: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让家长们颇为苦恼的一个问题。早晨本就时间紧张,可孩子却像没睡醒似的,叫好几遍都没反应。穿衣服慢慢悠悠,吃早饭也磨磨蹭蹭,就像邻居家孩子写作业,一会儿摆弄下橡皮,一会儿去趟厕所,原本很快能完成的作业,能拖上好几个小时,家长在旁边干着急,却无计可施。

激励失效也是常见的难题。起初,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会用一些小奖励,像一朵小红花换个小零食。可时间久了,孩子对这些小奖励就没了兴趣,家长再怎么激励,孩子都提不起劲儿,之前的激励手段好像失灵了。

电子设备依赖更是新时代家长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今电子产品随处可见,孩子很容易就沉迷其中。不少孩子放学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作业也不写,和家人交流也少了。家长要是把手机收走,孩子就哭闹不止,让家长十分无奈。

既然知道了这些难题,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呢?我有一套经过200多个家庭实践验证的游戏化引导三阶梯模型,效果还不错,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说说。

第一阶梯是用游戏化任务解决注意力分散。孩子天生爱玩游戏,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任务巧妙地变成游戏。比如整理玩具,把它设计成“帮小汽车回家”的闯关游戏,告诉孩子小汽车迷路了,要把它们送回停车场(收纳箱)。孩子每完成一关,就能得到一个小奖励,这样一来,孩子整理玩具就有了动力。

第二阶梯是建立阶梯式奖励机制,这能避免短期激励失效。可以设定集满5朵小红花换一个小贴纸,集满10朵换一个小玩具,集满20朵换亲子露营日。这样孩子就有了长期目标,会为了得到更大的奖励而努力。

第三阶梯是用亲子互动替代电子设备依赖。孩子沉迷电子设备,很多时候是因为觉得无聊。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像“家庭剧场夜”,每周选一天晚上,全家人一起表演节目,孩子能扮演各种角色,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让孩子远离了电子设备。

了解了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应用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

早晨磨蹭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情况。孩子早上起床困难,磨磨蹭蹭的。我们可以把起床变成一场“起床战争”。前一天晚上和孩子说好,早上闹钟一响,就开始“战斗”。孩子快速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就算胜利。胜利的孩子能得到一个小勋章,积累一定数量的勋章还能兑换大奖励。

作业拖延也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可以把写作业变成“作业大闯关”,根据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分成几个关卡。孩子每完成一关,就能休息几分钟,玩个小游戏,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写作业枯燥了。

对于孩子手机依赖的问题,当孩子想玩手机时,我们可以提议一起玩“亲子桌游”,比如大富翁、狼人杀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错,但要想长期发挥作用,还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保障机制,那就是家庭奖励机制。

建立家庭奖励机制要注意一些方面。奖励要多样化,除了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也很重要,比如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句赞扬的话。而且奖励要和孩子的努力成正比,孩子付出的努力越多,得到的奖励就越大。另外,要及时兑现奖励,孩子完成任务后,马上把奖励给他,让他能感受到努力的成果。

不过,这些方法也有适用年龄和常见执行误区。游戏化任务比较适合学龄前的孩子,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在执行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一时没达到目标就发脾气。

育儿是一场持久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家长不断探索和尝试。希望我的这些方法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让育儿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