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这些人乘坐高铁享受五折,错过就亏大了
发布时间:2025-09-06 21:06:17 浏览量:1
9月5日傍晚,国铁集团突然宣布高铁票优惠新规,次日起立即生效。消息一经发出,一片哗然,家长群更是炸开了锅!
有细心的网友算了一笔账,带6岁孩子从北京到上海,二等座从498元直降到249元,省了一半钱。
但多孩子家庭就发愁,因为带两个孩子出行的话,只有一个能免费,第二个就得买票,算不清到底省没省钱 。
而更让人挠头的是,新规涉年龄、座位、证件等多重条件,老人不熟悉手机操作,只能去窗口排队。另外,婴儿免费乘车还得提前报备身份信息,手续繁琐得让年轻父母直叹气 。
因此,这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实惠,让普通家庭看到了带娃出行的希望,而另一边则是复杂的规则,像道无形的门槛,拦住了多孩家庭、老人和残障人士的脚步。
有人说这是“便民之举”,但也有人吐槽是“甜蜜的负担”。这场关于“省钱与麻烦”的争论,本质上是公共政策如何平衡效率与温度的缩影。
到底新规能省多少钱?哪些人被“卡”住了?我们来算笔明白账,儿童票:6-14岁孩子坐二等座,直接按执行票价打5折。比如北京到广州的高铁,执行票价800元,儿童票就是400元,比以前按身高购票更划算 。
家庭优惠:1名成人可带1名6岁以下儿童免费乘车,单独占座则半价。比如三口之家从杭州到南京,成人票130元,6岁以下孩子免费,总费用130元;若孩子单独坐,再加65元 。
残疾军人:所有座位都能打5折,最低4折封底。一位退伍老兵从成都到重庆,商务座原价980元,折后只要490元,比普通旅客便宜近一半 。
单亲妈妈李女士的遭遇最能说明问题。她带4个孩子从武汉到长沙,其中两个6岁以下,两个6岁以上。按新规,她只能免费带一个6岁以下孩子,另一个需补半价票,加上两个超龄孩子,总共得补3张票,总费用比以前还多了200元。
“本来想趁着优惠带孩子出门见见世面,结果算下来更贵了。”她的无奈,折射出多孩家庭在规则夹缝中的困境。
70岁的张大爷想从西安回宝鸡,听说新规后兴冲冲去车站买票,却发现自助机操作复杂,只能排队两小时在窗口办理。
更让他不解的是,自己患有腿疾,却不属于“残疾军人”范畴,无法享受优惠 。而像张大爷这样的普通残障人士,目前仍被排除在优惠之外,铁路部门回应“明年可能调整”,但具体时间未定 。
针对此事,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聂磊指出,新规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随着航空、自驾等出行方式竞争加剧,铁路必须通过优惠吸引家庭客群 。
“以前按身高买票争议太大,现在按年龄关联身份证,省去了量身高的麻烦,更公平。”但他也坦言,14岁年龄上限确实存在争。现在初中生普遍身高超过1.5米,买儿童票容易引发纠纷 。
那么高铁优患究竞是便民还是添堵?其实,这场政策调整,表面看是票价数字的变化,实则是公共服务如何适配多元需求的挑战。
有人点赞:“终于不用再为孩子身高吵架了,按年龄买票省心!”也有人质疑:“多孩家庭凭啥不能多免一个?
残疾人优惠啥时候能覆盖所有人?”更有网友建议:“铁路部门该出个‘费用计算器’,让大家输入人数、车次,直接算出总费用。”
但是站在公共政策的角度,新规确实迈出了重要一步。它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开始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
但问题也很明显,规则设计过于复杂,执行细节不够人性化,多孩家庭、老人和普通残障人士的诉求尚未完全被倾听。
未来政策能否进一步简化?优惠范围能否扩大?这些都需要铁路部门给出答案。
真正的便民政策,不该只是冰冷的数字计算,而应是能让每个家庭、每位旅客都感受到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