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上海医院专家发声:防蓝光眼镜成儿童护眼“智商税”,家长花钱反添害

发布时间:2025-09-05 01:23:42  浏览量:2

信息来源凤凰网

开学季来临,一场关于儿童护眼产品的争议再次升温。

继防蓝光手机膜被曝光"效果堪比保鲜膜"后,防蓝光眼镜也陷入了科学质疑的漩涡。

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专家近日明确表态:

不建议儿童佩戴防蓝光眼镜预防近视,这种做法不仅无效,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防蓝光产品接连"翻车"

,家长陷入选择困境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最近一次消费者权益调查。

检测机构发现,市面上部分防蓝光手机膜根本不具备宣传的防护功能,其阻挡蓝光的能力微乎其微,被业内人士嘲讽为"高价保鲜膜"。

这一消息传出后,许多已经为孩子购买了各种防蓝光产品的家长开始慌了神。

"手机膜都是假的,那防蓝光眼镜呢?"

这成了不少家长心中的疑问。

特别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在线教育普及让孩子们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大大增加,家长们对护眼产品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上海辟谣平台因此收到了大量相关咨询,其中最集中的问题就是:

防蓝光眼镜到底能不能帮孩子预防近视?

权威专家"泼冷水"


防蓝光眼镜对儿童弊大于利

面对家长们的焦虑,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邸悦给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答案:

坚决不建议儿童使用防蓝光眼镜预防近视。

她的理由很简单——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防蓝光眼镜对预防儿童近视有效果。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邸悦医生指出,让孩子戴防蓝光眼镜不仅无益,还可能有害。

"这跟我们现在公认最有效的近视预防方法完全相反,"她解释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接受全光谱的自然光照射,这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佳近视预防手段。"

问题就出在这里:

阳光本身就含有蓝光成分,而防蓝光眼镜的作用就是过滤掉这部分光线。

当孩子戴着这种眼镜进行户外活动时,实际上是在阻挡对眼部健康有益的自然蓝光。

这就像是在做南辕北辙的事情——一边想要预防近视,一边却把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武器"给屏蔽了。

邸悦进一步指出,防蓝光眼镜还有另一个隐患:

它会降低进入眼睛的光照强度。

而医学研究表明,明亮的照明环境对预防近视是有帮助的。

如果让孩子长期在相对昏暗的环境中学习(因为戴了防蓝光眼镜),反而会加重眼部疲劳,甚至可能诱发近视。

"几乎所有的眼科医生都不会推荐少年儿童佩戴防蓝光眼镜来预防近视,"邸悦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为这场争议画下了句号。

科学护眼有"秘籍"


习惯比产品更重要

既然防蓝光眼镜不靠谱,那家长们应该怎样保护孩子的眼睛呢?

邸悦医生给出了一套实用的"护眼秘籍"。

首先是控制"屏幕距离"和"环境光"。

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屏幕要与眼睛保持40到50厘米的距离,绝对不能在昏暗的环境下盯着屏幕看。

使用电子设备时,一定要开启室内柔和的背景灯,让整个环境保持适宜的亮度。

其次是坚持"20-20-20"法则。

这个法则听起来有些拗口,但操作起来很简单:

每使用电子屏幕20分钟,就要让孩子抬头远眺20英尺(大约6米)外的景物,持续20秒钟。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控制眼球焦距的睫状肌得到放松,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最重要的还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邸悦强调,每天让孩子在户外接受2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照射,这是预防近视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户外的自然光不仅亮度适宜,而且光谱完整,能够有效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成年人的"救星"


防蓝光眼镜并非一无是处

虽然不建议儿童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防蓝光眼镜一无是处。

邸悦医生特别指出,对于成年人来说,防蓝光眼镜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成年人的眼球发育已经成熟,角膜和晶状体对蓝光有一定的自然过滤能力。

但现代职场生活让许多成年人每天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容易出现"数码眼疲劳综合征"——眼睛干涩、酸胀、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接踵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防蓝光眼镜可以减轻蓝光对视觉的刺激,缓解视疲劳,降低出现白内障等眼病的风险。

不过,是否需要佩戴防蓝光眼镜,还要看具体的人群和使用场景。

程序员、媒体工作者等"屏幕重度用户",每天对着电脑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使用防蓝光眼镜确实能够明显缓解眼部不适。

那些本身就有干眼症、结膜炎,或者近视度数较高、容易出现视疲劳的人群,也可以考虑佩戴。

但有些职业就不太适合了。

比如画家、摄影师、设计师等对色彩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作,防蓝光镜片的色偏可能会影响专业判断。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与其依赖眼镜,不如在工作中注意及时休息、远眺,这样更有利于保护眼睛。

另外,在户外活动时(除非是阳光直射的强烈环境),自然蓝光中含有更多有益成分,也没必要佩戴防蓝光眼镜。

消费者声音引发思考

这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网友感慨:

"我家孩子才上小学,我已经给他买了三副防蓝光眼镜了,还以为自己是负责任的家长呢,没想到是在帮倒忙。"

这位家长的经历恐怕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花了钱、用了心,结果却南辕北辙。

另一位网友的观点更加直接:

"现在商家的套路太深了,什么都能包装成'护眼神器'。防蓝光手机膜是假的,防蓝光眼镜对孩子也没用,那我们家长到底该相信什么?"

这种困惑和愤怒反映出消费者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护眼产品宣传时的无所适从。

说到底,这场关于防蓝光眼镜的争议,折射出的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们对科学育儿知识的渴求,与商家夸大宣传之间的矛盾。

每个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但往往在各种"专业"说辞面前迷失了方向。

其实,最有效的护眼方法往往是最简单的:

让孩子多到户外去,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这些不花钱的方法,效果可能比任何昂贵的护眼产品都要好。

当然,如果真的要购买防蓝光眼镜(特别是给成年人用),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查看相关的检测报告,别为虚假概念买单。

如果眼部出现持续不适,最明智的做法还是及时就医,而不是指望一副眼镜能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