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托管班俩月才招4个娃,这日子比我想象的难多了
发布时间:2025-09-05 09:34:42 浏览量:1
开托管班俩月才招4个娃,这日子比我想象的难多了
8月1号我就开始忙活托管班的事儿,租了小区里带厨房的一楼,买了新的儿童餐椅,连墙上都贴了手绘的乘法口诀表。原以为9月开学能迎来二十来个娃,结果到现在——4个。
头三天我站在校门口发气球,红气球上印着“放学来这儿写作业,阿姨煮绿豆汤”,可家长们要么匆匆摇头,要么扫一眼就走。“我们报了机构的,有老师辅导。”“家里老人能接。”最扎心的是个奶奶,摸了摸我贴在气球上的价目表:“一天50?比我家买菜钱还贵。”
现在每天五点半就得爬起来。以前我连菜市场门往哪开都不知道,现在能精准说出菜市场哪家的土豆最面,哪家的排骨没注水。上周三我盯着菜价牌直犯愁:前腿肉18块,后腿肉16块,可孩子们爱吃糖醋排骨,得买前腿。跟合伙的小芳商量,她翻着钱包叹气:“要不今天吃土豆炖牛肉?牛肉打折。”结果两人忙到七点,端出一锅炖得稀烂的牛肉,俩娃扒拉两口就跑了,剩下的我们俩当晚饭吃了两天。
最麻烦的是接孩子。上周三下雨,我打着伞在学校门口等,其中一个娃在二楼教室磨磨蹭蹭,另一个不同校的娃还在操场玩滑梯。我抱着伞满楼跑,裤脚溅满泥点,到教室时那小丫头正跟同学抢橡皮:“我妈妈说今天阿姨煮了银耳羹!”等我把她捞出来,另一个娃早就蹲在楼梯口哭——他奶奶打电话来说堵车来不了。
辅导作业更像拆盲盒。招的四个娃,两个数学考了60多分,一个写作文只会写“今天天气好”,还有一个坐不住,写五行字能溜达三圈。前几天教那个坐不住的娃背古诗,他盯着窗外的麻雀喊:“阿姨你看!那只鸟的尾巴像我奶奶的蒲扇!”我刚想发火,他突然扭头:“不过蒲扇没有尾巴毛软。”得,白搭半小时,倒跟他学了句童诗。
跟小芳也闹过别扭。上周五我嫌她切的黄瓜片太厚,孩子们不爱吃;她抱怨我煮的粥太稠,娃喝了直喊“喉咙发紧”。俩人对着厨房的剩菜愣了半天,最后把黄瓜片切成了星星形状,粥里加了把桂花。孩子们举着勺子喊:“星星粥!星星黄瓜!”倒比以前吃得香。
现在每天晚上对账,水电费、菜钱、房租,流水哗哗往外淌。以前看人家托管班排着队报名,总觉得“不就是看孩子吃饭写作业吗”,现在才懂——看孩子不是“看”,是得把每个娃的脾气摸透;做饭不是“做”,得变着法儿让挑食的娃多吃半碗;辅导不是“教”,得蹲下来听他们说麻雀的尾巴像蒲扇。
昨天有个宝妈来接娃,看我们蹲在地上跟娃一起拼拼图,说:“我之前嫌机构太贵,现在看你们这样……”没说完就走了,可我看见她掏出手机记了我们的电话。
开托管班哪是“一腔热血”能搞定的?它像熬一锅汤,得慢慢煨,得耐着性子调咸淡。要是哪位干过的朋友路过,能跟我说说——到底啥时候能熬到“孩子们主动说‘阿姨明天我还来’”那天?
《道德经》里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开托管班这事儿,大概也是得从切好每片黄瓜、煮香每锅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