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健康科普 | 儿童急性胰腺炎:家长需警惕的“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2025-09-02 17:18:01  浏览量:2

提到胰腺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成年人的“专利”,尤其是与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但事实上,儿童也可能遭遇急性胰腺炎的侵袭,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症状容易被忽视,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儿童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腺消化酶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婴幼儿也不例外。虽然其发病率较成人低,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可能较快,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家长们有必要了解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腹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年龄稍大的孩子能表述腹痛位置,年幼的孩子可能通过哭闹、蜷缩身体、拒绝触摸腹部等表现出来。腹痛通常较为剧烈,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一般止痛药难以缓解。部分孩子腹痛还会向腰背部放射。

呕吐:常与腹痛同时存在,呕吐频繁,呕吐物起初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即使呕吐后,腹痛症状也不会明显缓解。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若持续高热不退,可能提示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继发感染。

腹部包块:部分患儿可在上腹部触及包块,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形成。

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腹胀、食欲缺乏、乏力、消瘦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呼吸困难、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二、病因

胆道疾病:胆石症及胆道感染是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例如胆道蛔虫症,蛔虫进入胆道后,可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从而引发胰腺炎。此外,胆总管结石、胰胆管合流异常等也可造成胰液引流不畅,引发胰腺炎。

感染因素:某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诱发小儿急性胰腺炎。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约有1/4的患儿可能并发胰腺炎;还有沙门氏菌、肺炎支原体等感染,也与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关。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小儿急性胰腺炎,如噻嗪类利尿药、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等。这些药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或者使胰液分泌增加、变稠,进而引发胰腺炎。

遗传代谢因素: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等代谢异常也可能促使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天性甘油三酯血症等。另外PRSS1、SPINK1、CTRC、CFTR、CASR等基因突变是遗传性胰腺炎的常见基因突变。

其他原因:暴饮暴食、饮酒等;腹部外伤或手术误伤胰腺,可直接导致胰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组织,也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禁食、胃肠减压:发病后短期内需禁食,通过插入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这能减少食物对胰腺的刺激,降低胰液分泌,减轻胰管内压力,改善胰腺血液循环,保护胰腺细胞。

静脉补液:通过静脉途径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患儿循环稳定以及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镇痛解痉:当疼痛剧烈时,可给予哌替啶等药物止痛,但要严格控制剂量,防止药物成瘾。同时,可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等解痉药物,缓解疼痛并减轻胰腺分泌。

应用抗生素: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常用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具体用药需根据患儿病情及病原菌种类选择。

营养支持:病情缓解后,可通过空肠营养管给予要素饮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给予全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

手术治疗:如果患儿出现胰腺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或者经过保守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胰腺脓肿引流术、假性囊肿引流术等 。

及时就医:当孩子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腹部B超、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孩子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家长要严格遵医嘱,包括禁食禁水(让胰腺得到充分休息)、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抗生素(合并感染时)、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不要擅自给孩子进食或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病情好转后,孩子的饮食需要逐步调整。初期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米汤,观察无不适后再逐渐过渡到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泥等。避免给孩子食用高脂、高蛋白、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日常护理:在孩子患病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腹痛情况、呕吐物的性质和量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复发:对于有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孩子,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胰腺炎的复发。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减少感染的发生。

总之,儿童急性胰腺炎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