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孩子总是咳喘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9-02 12:58:47 浏览量:1
在儿科门诊,经常能看到家长抱着咳嗽不止、呼吸急促的孩子焦急询问:“医生,孩子是不是得了哮喘?以后会不会总发作?”儿童哮喘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困扰着不少家庭。很多家长对它存在误解,要么过度焦虑,要么忽视症状延误治疗。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带大家认识儿童哮喘,学会科学应对。
一、先搞懂:儿童哮喘有哪些“信号”?
哮喘不是“只有喘才叫哮喘”,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要警惕:
反复咳嗽:尤其是夜间、清晨刚睡醒时,或运动后、接触冷空气后咳嗽加重,有时咳起来像“小狗叫”,或伴有白色泡沫痰;
呼吸异常:孩子呼吸时发出“喉鸣”“哨笛音”,吸气时胸口、肋骨间凹陷,鼻翼扇动,甚至说不出完整的话;
活动受限:以前爱跑爱跳,突然变得不爱动,一运动就喊“累”“喘不过气”,需要停下来休息;
过敏关联:如果孩子同时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家族里有哮喘、过敏史,出现上述症状时更要重视。
这些症状可能“时好时坏”,比如感冒后加重,感冒好了又缓解,容易被误以为是“反复感冒”或“支气管炎”。如果孩子出现2次以上类似情况,建议及时进行呼吸专科检查,早排查、早干预。
二、别误解:哮喘不是“治不好”,更不是“长大就好”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孩子哮喘不用治,等长大了自然会好。”其实这种想法很危险。
儿童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就像气道里藏着“小火苗”,平时可能不明显,但遇到刺激就会“烧起来”,导致气道变窄、呼吸不畅。如果不及时控制,炎症会反复损伤气道,可能影响孩子的肺功能发育,甚至成年后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而更难治疗。
不过家长也不用慌:哮喘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80%以上的孩子可以实现“临床控制”——平时不咳嗽、不气喘,能正常运动、上学,像健康孩子一样生活。
三、躲不开的“诱因”:这些情况容易诱发哮喘
哮喘发作不是“突然来的”,大多和接触“诱因” 有关。家长可以多观察,帮孩子避开这些“雷区”:
过敏原: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皮屑、霉菌等;
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等,尤其是病毒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最常见的诱因;
刺激物:二手烟、油烟、香水味、空气污染物、冷空气、强烈的气味;
其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每个孩子的诱因不同,家长可以记“哮喘日记”:记录每次发作前孩子接触了什么、做了什么、吃了什么,慢慢找到专属的“诱因清单”,针对性避开。
儿童哮喘不是“绝症”,也不是“麻烦病”,关键在“早发现、早规范治疗、长期管理”。家长不用自责,也不用焦虑——只要和医生好好配合,做好家庭护理,帮孩子避开诱因,大多数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拥有和同龄人一样的快乐童年。
同济医院儿科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认定的“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采用国际指南针对哮喘患儿进行系统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科室已开展肺功能检测、呼出一氧化氮检测及过敏原检测,为明确诊断提供可靠保障,尘螨过敏儿童可进行舌下及皮下脱敏治疗。
时间:每周六上午8: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