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房改造计划|跟着儿科医生调光线+控声音,轻松拿捏9小时黄金睡眠!
发布时间:2025-09-01 20:09:21 浏览量:4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解换弟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早上起不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一个关键因素密切相关——睡眠质量。学龄期(6至12岁)儿童每天需要9至12小时的优质睡眠,但现实中很多孩子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科学布置睡眠环境,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睡眠。
光线调控
营造适合褪黑激素分泌的环境
光线是影响睡眠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我们大脑中的松果体会根据光线变化分泌褪黑激素(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当环境变暗时,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我们就会感到困倦;反之,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让人保持清醒。
具体建议
01
使用遮光窗帘:选择遮光率在90%以上的窗帘,阻挡室外光线。
02
睡前1小时调暗室内灯光:可以使用台灯或壁灯代替顶灯。
03
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如果必须使用,请开启“护眼模式”。
声音管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听觉环境
声音对睡眠的影响常被忽视。突然的噪音会中断睡眠周期,而持续的白噪音则可能帮助部分孩子更好地入睡。
具体建议
01
保持卧室安静:关闭窗户减少室外噪音,必要时可以使用耳塞。
02
使用白噪音机器:对声音敏感的孩子可以尝试白噪音,但要确保音量不超过50分贝。
03
建立“安静时间”:全家在孩子睡前30分钟保持相对安静。
合适的温度与湿度
01 根据季节调整室温
夏季保持在26℃左右,冬季18至20℃。
02 选择透气性好的床品
纯棉材质优于化纤,注意定期晾晒。
03 注意睡衣选择
避免过厚,选择纯棉等吸湿排汗材质。
其他重要提示
01
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写作业、玩游戏等。
02
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刷牙、换睡衣、读故事书等。
良好的睡眠习惯需要全家配合。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全家一起建立健康的作息规律。如果孩子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如频繁夜醒、打鼾、白天过度嗜睡等,请及时就医咨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稿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