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愁!李锋:开学前收手机,技巧全在这
发布时间:2025-09-01 11:25:36 浏览量:2
手机,游戏,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孩子们玩手机起劲,不过只是玩小游戏、刷视频,寻求当下满足感。
如今开学铃声已响,别再犹豫,该收手机了。但别简单粗暴地从孩子手里抢,这样会适得其反。
今天,李锋教育心理咨询师将详细介绍:为何要收手机、为何开学前收、怎么收才不引发冲突,以及收手机后如何陪伴孩子平稳过渡。
01
开学前收手机
非常有必要
注意力被偷走:暑假里,孩子刷短视频、玩小游戏,大脑习惯了快节奏的刺激和即时奖励。开学后,面对需要专注的课堂和作业,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总是想着手机里的新内容。
作息被打乱:很多孩子抱着手机熬夜,早上起不来。开学后,生物钟难以调整,上课困倦,听课效率下降,学业难度增加。
学习感觉被遗忘:放假期间,孩子可能早已把学习工具抛在脑后。一直依赖手机,会让孩子越来越抵触需要动脑的学习任务,开学后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因此,开学前收手机,是给孩子留出调整时间,避免一开学就掉队。
02
收手机的3个技巧
避免亲子冲突
提前打预防针,给孩子缓冲时间
不要突然收手机,最好提前1-2天与孩子沟通。例如:“宝贝,还有5天开学了,咱们得调整状态。从明天开始,每天只玩1小时手机,后天40分钟,大后天收起来,周末再玩一会儿,好不好?”
给孩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更容易接受。如果孩子问为什么减时间,可以比喻说:“就像晚上睡觉,得先关灯、听故事,慢慢才能睡着,收手机也得慢慢适应。”
跟孩子约法三章,让他有主动权
收手机不是单方面命令,而是与孩子一起商量规则。例如:
手机收起来后,放在固定位置(如客厅抽屉),不是被藏起来;
周末作业写完、表现好,可以玩30分钟;
收手机期间,可以用家长手机联系同学。
把规则写下来(或画下来),贴在冰箱上,孩子会更有遵守的意识。
用替代乐趣换手机,让孩子觉得不吃亏
孩子不想交手机,本质是怕没好玩的。收手机前,先给孩子找好替代玩法。
例如:“宝贝,收手机后,晚上爸爸陪你下象棋,妈妈买了你想要的拼图,咱们还能一起骑自行车,这些是不是也很有意思?”
先陪孩子玩一会儿替代项目,等他投入了,再提收手机,孩子大概率会同意。
03
父母以身作则
树立正确榜样
孩子会反驳:“凭什么你们大人能一直看手机,我们就不行?”
家长要控制自己,尽量以身作则。手机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可以用手机查资料、做视频、写文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刷视频。
孩子天生会模仿,尤其是坏习惯。想要有效管教孩子,家长得拿出能说服孩子的理由,孩子服你,才会听你的话。
04
守护亲子关系
提高陪伴质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现: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容易导致网络沉迷。
当孩子沉迷手机时,与其河东狮吼,不如反思:你的陪伴缺失了吗?尤其是孩子0-10岁,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共享欢乐时光。等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
孩子沉迷网络的背后,是未被看见的心理需求。家长习惯关注孩子的行为,但破解的钥匙在于看见孩子的内心。
05
兴趣扩展不可少
多元化娱乐助力成长
孩子何时最容易沉迷手机?往往是百无聊赖的时候。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当有同伴一起玩耍、有事情可做时,根本不会想起手机。
例如,我家孩子经常在走廊里玩抓人、捉迷藏,暑假时带他们去游泳,一游就是两小时,水中的欢乐远非手机能比。
一旦孩子找到新的兴趣点,会发现手机带来的快乐只是短暂的即时满足,爽过之后反而更加空虚。
我家孩子有时看完动画片会说:“真没意思。”
我问:“这不是你们最爱看的吗?”
他们回答:“看的时候挺开心,但看完就不知道该干嘛了,所以觉得无聊。”
写在最后
收手机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关键是通过这几天的调整,让孩子明白手机是工具,不是生活的全部。同时,帮他找回学习状态、规律作息,为开学做好准备。
开学时期,家长要做到不唠叨、不内耗、不生气,平和与孩子一起过渡。行动是治愈一切焦虑的良药。
别觉得孩子哭闹几句不忍心,也别等开学后成绩下降了才着急。现在狠点心收手机,是为了让孩子开学后能轻松一点、自信一点,不用因为跟不上节奏而焦虑。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但开学前收手机,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新学期。家长们,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