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社会政策观察 | 面向全体0-3岁儿童的普惠型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实施

发布时间:2025-09-01 09:28:38  浏览量:2

2025年第23期 | 总第23期 | 儿童福利专题

面向全体0-3岁儿童的普惠型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实施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合法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每年可领取3600元国家基础补贴,2025年前出生的未满3周岁幼儿按剩余月数折算领取。

热点微评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首个全国性育儿现金补贴制度正式建立并实施。在前些年地方探索试点差异化补贴方案的基础上,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进一步明确育儿补贴实行无差异发放,普遍惠及0-3周岁儿童及其家庭。方案还就数字化赋能群众申领、“中央保基础与地方浮动”补贴模式等提出要求。生育补贴制度与其他生育支持措施合力发挥政策协同效应,体现了我国应对低生育率挑战的政策进步与制度创新。

普惠性设计打破多重限制,覆盖全体0-3岁儿童及其家庭。该方案以普惠性制度设计突破城乡户籍、孩次差异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限制,实现了生育友好政策背景下对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家庭平等享受补贴待遇。以往各地主要针对二孩和三孩及以上家庭发放一次性现金或定期补贴,较少向一孩家庭发放。此次育儿补贴“全孩次覆盖”,将一孩家庭纳入保障,使政策受益面从预期的1600万家庭扩展至2300万,扭转地方“重多孩”碎片化逻辑。回溯性补偿机制(2025年前出生未满3岁者按剩余月份折算补贴)进一步强化了普惠张力,其覆盖广度与公平性被国家卫健委称为“三孩生育政策全面落地的核心标志”。

育儿补贴申领便捷,数字化赋能直达家庭。为方便群众申领,国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一是最大限度精简申领材料,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二是拓宽申领渠道,政府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申领人可通过以上途径进入育儿补贴申领专区,登录“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请,考虑特殊情况保留线下办理渠道,确保数字鸿沟不剥夺弱势群体的权益。

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我国育儿补贴制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家庭提供直接的现金支持,更在于其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效应。如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低保、特困家庭申领补贴时,金额不计入家庭收入认定,避免“领补贴反失救助”,确保最需要帮助的家庭能够受益。中央与地方的“基础+浮动”补贴模式构建了新型责任分担机制。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综上,育儿补贴制度是我国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建立生育友好政策的基本制度,其深层价值远不止现金数字,而是其释放的政策信号与配套撬动效应,为提振家庭生育意愿打开了制度空间。同时,育儿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安排,也是我国“投资于人”的重要措施,对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政府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2.?怎样领?

3.央广网:育儿补贴制度九问九答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儿童中心

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儿童福利和保护领域政策和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评估、公益项目咨询、公益项目运作、专业培训等,为政府、慈善组织、学术机构提供儿童福利与保护、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发展等领域咨询和评估服务,推动多方参与和通力合作,促成社会慈善资源与儿童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