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不公开这几样信息?业主可以起诉!别再吃闷亏
发布时间:2025-08-31 00:19:05 浏览量:5
前阵子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闹了回不愉快。起因是业委会要求公开上半年的公共收益账目,物业推说"会计请假了",拖了一个月还没动静。最后是几位业主带着法规条文找上门,明确说"再不公开就起诉",物业才赶紧把电梯广告费、停车费的收支明细贴了出来。这事儿让大家明白,物业公司有义务公开这些信息,不公开业主真能起诉,今天就按"该公开啥、不公开咋办、为啥要较真"的顺序说清楚,住小区的朋友可得记牢。
先说说哪些信息物业必须公开,一样都不能少。
第一是"物业费的来龙去脉"。每个月收了多少户的物业费,总金额多少,花在哪些地方得列明细。比如保洁员工资发了多少,买扫帚拖把花了多少,绿化浇水施肥用了多少,电梯年检费多少,都得写得明明白白。我表姐住的小区,每季度会在公告栏贴张A3纸,上面用表格列得清清楚楚,哪笔钱花在哪,业主一看就懂。可有些物业就给个总数,问细了就说"反正没乱花",这根本不行,新规要求必须细化到单项支出,模糊不清就是违规。
第二是"公共区域的收益"。小区门口的道闸停车费,电梯里的广告位租金,甚至快递柜、饮水机摆在小区里给的场地费,这些都不是物业的钱,是全体业主的公共收益。按规定,这些钱怎么收的、收了多少、花在哪了(比如补了小区路灯维修费),每月都得公开。去年有个小区业主发现,物业收了三年广告费却从没公开过,联合起来查账,才发现有五万多被用来给物业自己发了奖金,最后起诉到法院,不仅要回了钱,物业经理还被约谈了。
第三是"服务标准和整改记录"。物业合同里写的服务承诺,比如一天扫几次楼道,保安几小时巡逻一次,垃圾多久清运一次,都得公开让业主监督。要是没做到,业主提了意见,物业怎么改的、改没改好,也得记录在案。我家小区以前楼道一周才扫一次,业主反映后,物业把"每日清扫"的标准贴在单元门口,还让保洁员签字打卡,现在楼道天天干干净净的,这就是公开的好处。
再讲讲遇到物业不公开该咋办,步骤简单但要走对。
第一步是"书面要求公开"。可以自己或者找业委会,写份书面通知给物业,明确要求公开哪些信息,限他们7天内回复。最好用快递寄到物业办公室,保留好快递单和通知复印件,这都是证据。大部分物业接到书面通知,知道业主认真了,就会乖乖公开。
第二步是"向主管部门投诉"。要是物业装聋作哑,就打当地住建局物业科的电话,或者在政务服务APP上投诉。把情况说清楚:哪个小区,物业不公开啥信息,自己已经书面要求过但没回应。主管部门会给物业发整改通知书,限期公开,逾期不办的会被罚款,还会影响物业的信用评级,以后想接新小区的活儿都难。
第三步是"联合业主起诉"。如果前两步都没用,就可以联合其他业主一起去法院起诉。准备好自己的物业费缴费凭证,给物业的书面通知,还有和物业沟通的记录(比如微信聊天记录),到法院立案。这种案子事实清楚,法院一般会判业主胜诉,要求物业3天内公开账目,还得道歉。去年深圳有个小区,80多户业主联合起诉,不仅拿到了公开的账目,还追回了被挪用的两万多公共收益,这笔钱后来给小区装了新的儿童滑梯。
为啥要这么较真?因为这些信息关系到咱们的钱袋子和居住体验。
物业费交得明明白白,才知道物业有没有偷懒。比如明明没请那么多保洁员,却按满员收保洁费,这就是坑业主的钱。公共收益公开了,才能避免被物业偷偷花掉,要知道这些钱积少成多,完全能用来改善小区环境,换批新的健身器材,补补破损的路面,都是业主自己受益。
更重要的是,这是法律给业主的权利。《物业管理条例》早就写了,业主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物业不公开信息就是侵权。咱们按时交物业费是义务,监督物业把钱花好、把活儿干好,也是权利。你不较真,他不较真,物业就可能越来越敷衍,最后小区环境变差,房价都跟着受影响。
其实好的物业根本不怕公开,反而会主动公开来赢取业主信任。那些藏着掖着的,要么是服务没做到位,要么是想浑水摸鱼。作为业主,咱们既不能无理拒交物业费,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该问的得问,该要的得要,毕竟小区是自己的家,住得舒心才最重要。
你们小区的物业会主动公开这些信息吗?有没有遇到过不公开的情况?是怎么解决的?来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业主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是季秋,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