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貌正常吗?看专家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5-08-30 11:26:32 浏览量:2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追求美好的心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发展,也会开始特别关注和在意自己的外貌,可以从心理发展规律来理解这一现象。
多家长发现自家的孩子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貌,尤其是刚步入青春期时,比如喜欢照镜子、开始注重穿衣打扮等。家长可能会担心这是否正常,孩子会不会过于追求表面的美而忽略了内在品德的追求,甚至会花太多时间在打扮上以致影响学业?其实这和孩子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发展有关。
自我概念就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独特之处的感觉,就是对“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自尊则是对自己的这些特质的评价。
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如果问他们“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主要回答的是生理特征,这也是孩子开始关注自己外貌的时候。
7~8岁时,孩子开始经常进行社交比较,在和别人的对比中也会对自己的外形更加关注。
到了青春期,因为生理的迅速发育,大年龄的孩子会很快地意识到身体外貌上的变化,比如男生长出喉结、女生乳房发育等。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兴奋,也有些孩子可能会因此害怕,这是由对自己外貌特点的不同评价而产生的。身体外貌也是孩子对自己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在心理学上,对自己外貌的感觉和评价,也有一个专门的词去形容,叫作“身体意象(body image)”。积极的身体意象对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很有帮助,而消极的身体意象则有可能影响身心健康。比如,有些孩子明明已经很苗条了,还是觉得自己不够瘦、不够好看,甚至因此故意少吃东西,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孩子在外貌上的关注是他们正常身体形象、自我概念和自尊发展的一部分。只要不是过度在意,不影响到日常生活,父母可以用理解和引导的方式回应孩子对外貌的关注,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审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身体意象和自我概念。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儿童及青少年就医指导》
本书主编: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武汉儿童医院教授 刘智胜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傅君芬
本文作者: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图书质量问题反馈
邮箱:zhiliang@pmp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