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7.8岁的儿童逆反期原因

发布时间:2025-08-30 12:31:11  浏览量:2

“让他收拾玩具偏不,写作业非要磨蹭到半夜……”许多家长发现,原本乖巧的7-8岁孩子突然变得“爱抬杠”,甚至故意对着干。这一阶段被称为“儿童逆反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其原因与以下3个成长需求密切相关。

1. 自我意识觉醒:“我要自己做主”

7-8岁是孩子从“依赖”转向“独立”的关键期。他们开始意识到“我和别人不一样”,试图通过反抗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例如,家长说“穿这件衣服”,孩子偏要选另一件;老师布置的作业,非要按自己的顺序完成。这种“逆反”本质是孩子在试探边界,建立对生活的掌控感。

2. 能力与欲望的“成长落差”

此时孩子的认知、语言和运动能力发展,但生活经验不足,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孩子想帮妈妈洗碗却打碎了盘子,被批评后可能赌气说“再也不洗了”;或因作业太难而拖延,被催促后反而摔笔。这种“逆反”是孩子对挫败感的防御,用反抗掩盖“我做不好”的焦虑。

3. 规则意识的冲突:“为什么必须听你的?”

7-8岁孩子开始理解“规则”,但更关注规则的“合理性”。若家长要求缺乏解释(如“因为我说了算”),或规则前后矛盾(如允许看电视却不让玩手机),孩子会通过反抗表达不满。例如,家长禁止吃低食,孩子可能偷藏低食并撒谎,本质是在质疑“凭什么由你决定”。

家长应对关键:把“对抗”变“合作”

与其说教打压,不如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如“先写作业还是先练琴?”)、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如“吃太多糖会蛀牙”),并允许试错(如收拾玩具时适当帮忙)。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逆反行为自然减少——毕竟,他们的“反抗”,只是想证明“我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