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想知道癫痫怎么来的?不同人群的致病因素,一文说透

发布时间:2025-08-27 18:01:17  浏览量:2

“孩子好端端的,怎么会得癫痫?”“爷爷年纪大了突然犯癫痫,是不是和之前的脑梗有关?”——面对癫痫,很多人最先困惑的是“病因”。事实上,癫痫并非“单一原因导致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发大脑异常放电”的综合征,且不同人群(儿童、青中年、老年人)的致病核心因素差异显著。比如儿童多与遗传、出生损伤相关,老年人常因脑血管病诱发,青中年人则更多受外伤、生活习惯影响。以下按“儿童、青中年、老年”三大人群分类,拆解各阶段的核心致病因素,帮你清晰理解“不同人得癫痫,原因可能大不同”。

一、儿童癫痫:遗传与“先天/早期损伤”是主要诱因

儿童(0-14岁)是癫痫发病的第一个高峰人群,约占所有癫痫患者的30%,其致病因素多集中在“先天发育”和“早期外界损伤”,具体可分为三类:

1.遗传因素:占儿童癫痫的40%,多为基因异常

儿童癫痫中,近四成与遗传相关,且多为“单基因遗传病”或“染色体异常”。比如:

离子通道基因突变:这是最常见的遗传原因,如SCN1A基因突变会导致Dravet综合征(婴幼儿期起病的难治性癫痫),患儿常表现为反复高热抽搐、发育迟缓;KCNQ2基因突变则与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相关,患儿出生后1-3天就可能出现抽搐,但多数在1岁内可自行缓解。这类遗传癫痫多有家族史,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携带突变基因,孩子患病概率会显著升高(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癫痫,孩子患病概率约50%)。

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5q11-13微重复综合征等,患儿因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导致大脑发育异常,进而引发癫痫,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如唐氏综合征的眼距宽、鼻梁低)等症状。

2.出生相关损伤:孕期或分娩时的“脑伤害”

很多儿童癫痫与“出生前后的脑损伤”直接相关,这类因素导致的癫痫多在婴幼儿期(1岁内)发病:

孕期问题:孕妇孕期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接触酒精/烟草/辐射、营养不良(如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畸形(如脑回畸形、脑积水),出生后易引发癫痫;若孕妇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影响大脑神经元发育,增加癫痫风险。

分娩损伤:分娩时难产(如胎儿窘迫、胎位不正)、早产(胎龄<37周)、低出生体重(体重<2500g),会导致新生儿脑部缺氧、颅内出血,这些损伤会直接破坏神经元结构,成为日后癫痫发作的“隐患”——比如早产儿癫痫发病率是足月儿的3-5倍,且多表现为“微小发作”(如肢体轻微抽动、眼球凝视)。

3.儿童期后天损伤:感染、外伤是“隐形杀手”

即使出生时无异常,儿童期的某些疾病或意外也可能诱发癫痫:

脑部感染:儿童免疫力较低,易患脑炎(病毒性、细菌性)、脑膜炎,这些感染会导致脑组织炎症、水肿,损伤神经元,约10%-20%的脑炎患儿会在病后1-3个月出现癫痫发作,部分会发展为慢性癫痫。

头部外伤:儿童活泼好动,玩耍时摔倒、撞击头部(如从沙发上摔下、被玩具砸中头部),若造成颅骨骨折、脑挫伤,可能引发癫痫,尤其是损伤部位在额叶、颞叶(大脑易放电区域)时,风险更高。

二、青中年癫痫:外伤、生活习惯与“隐藏疾病”是主因

青中年人群(15-64岁)癫痫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致病因素更复杂,多与“后天意外”和“潜在健康问题”相关,常见原因有三类:

1.脑外伤:意外撞击是“首要诱因”

青中年人因工作、运动等活动,发生脑外伤的概率较高,比如:

交通事故(如骑车、开车时发生碰撞,导致头部撞击方向盘、地面);

运动损伤(如打篮球、踢足球时头部被撞击,或高空坠落伤);

工伤(如建筑工人被重物砸中头部、机械操作时被零件划伤头部)。

这些外伤若导致脑内出血、脑挫伤、硬膜下血肿,会在受伤后立即或数月内引发癫痫——其中,“开放性脑外伤”(如颅骨骨折、脑组织外露)的癫痫发生率约为30%,远高于“闭合性脑外伤”(约5%)。

2.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后天诱发”不可忽视

部分青中年癫痫患者无明确脑损伤,而是由“不良生活习惯”或“外界刺激”诱发,这类因素多通过“打破大脑兴奋-抑制平衡”起效:

长期熬夜: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会减少大脑抑制性神经元的活性,增加异常放电风险,尤其对“有癫痫遗传倾向”的人,熬夜可能成为“发作导火索”;

过量饮酒:酒精会直接抑制大脑皮质功能,同时增强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长期酗酒者癫痫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3倍,且可能出现“酒精戒断性癫痫”(突然停酒1-3天内发作);

滥用药物:部分人因焦虑、失眠自行服用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或滥用毒品(如冰毒、摇头丸),这些物质会干扰神经递质平衡,诱发癫痫发作。

3.潜在脑部疾病:“隐藏病因”易被漏诊

部分青中年癫痫是“其他脑部疾病的伴随症状”,若仅治疗癫痫而忽略原发病,会导致发作反复:

脑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等,肿瘤压迫周围脑组织,会破坏神经元正常功能,约20%的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且多为“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搐、幻视);

脑血管畸形:如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这些血管异常会导致脑部局部缺血、出血,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头痛+癫痫发作”。

三、老年癫痫:脑血管病与“退行性病变”是核心

老年人(65岁以上)是癫痫发病的第二个高峰人群,约占所有癫痫患者的25%,其致病因素高度集中在“脑血管病”和“大脑退行性改变”,具体有两类:

1.脑血管病:脑梗、脑出血是“最主要原因”

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易患脑血管病,而脑梗、脑出血后,大脑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会直接引发癫痫:

脑梗死:约10%-15%的脑梗死患者会在发病后1-2年内出现癫痫,尤其是“脑叶梗死”(如额叶、颞叶梗死),因这些区域是大脑电活动活跃区,梗死灶会成为“异常放电灶”;

脑出血:脑出血后,脑内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同时引发炎症反应,癫痫发生率约为15%-20%,且多在出血后1个月内发作。

2.大脑退行性病变与其他疾病:“老年相关损伤”不可忽视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这些因素也会增加癫痫风险:

脑萎缩:老年人普遍存在轻度脑萎缩,若萎缩部位在海马体、额叶(负责记忆和认知),会导致神经元数量减少、突触连接异常,诱发癫痫,患者常表现为“短暂意识模糊+肢体轻微抽动”;

神经系统变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这些疾病会破坏大脑神经环路,约10%的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

代谢异常:老年人因肝肾功能下降,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血糖,这些代谢问题会影响神经元的离子平衡,诱发癫痫,这类发作多在“纠正代谢异常后”停止。

四、关键总结:不同人群的“预防重点”,从病因出发

了解不同人群的致病因素后,预防也能更有针对性:

儿童预防:孕期做好产检(避免感染、远离有害物质),分娩时选择正规医院(减少分娩损伤),儿童期注意头部防护(如骑车戴头盔)、按时接种脑炎疫苗;

青中年预防:避免酒后驾车、做好运动防护(减少脑外伤),保持规律作息(每天7-8小时睡眠)、不滥用药物;

老年预防: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减少脑血管病风险),定期做脑部检查(如每年1次头颅CT),及时发现脑肿瘤、脑萎缩等问题。

最后要强调的是,癫痫的病因虽复杂,但并非“无法追溯”——通过基因检测(儿童)、头颅影像学检查(如MRI)、病史梳理,多数患者能明确病因。而明确病因后,不仅能选择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肿瘤引发的癫痫需先处理肿瘤),还能通过规避诱因,从源头减少发作,让病情更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