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叛逆孩子难沟通?携手李锋教育4步倾听法,构建和谐亲子情

发布时间:2025-08-29 11:55:07  浏览量:2

当孩子迈入叛逆的青春门槛,那一次次顶嘴就像尖锐的小石子,投入父母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让亲子关系多了几分紧张与迷茫。不过别慌,有效倾听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紧闭的心门。

要达到有效倾听,父母得从自己的固有看法中抽离,全身心专注于倾听孩子的谈话,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事情。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强化正确倾听能力的四个关键步骤,如同四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亲子沟通的夜空。

01

重述语意

确认字面意义的“小雷达”

正确的倾听,就像一场精准的信息确认之旅,要从确认与澄清对方的“字面意义”开启。这可不是以“我”听到什么为主,而是要像敏锐的小雷达,精准确认“你”说了什么。

重述语意的技巧,就是在听完孩子的话后,把从对方那里听到的讯息,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而且不能掺杂任何自己的评语。

比如,孩子皱着眉头对你说:“每天上学真烦!”这时候,你得先确认自己是否听懂了他的字面意思。

于是,你可以像个小翻译官一样,用自己的话复述:“你是说你不喜欢上学?还是讨厌上学呢?

如果他确实是这个意思,他会点头表示同意;但如果不是,他就会澄清自己的感觉:“不,我是觉得上学没什么用。

不过要注意哦,在进行语意重述时,可别使用简短的字或断句发问,像“你什么意思?”“是怎样?”“怎么了?”这些,就像小刺猬的刺,容易让孩子产生距离感。

02

澄清内容

探寻真实看法的“探照灯”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对方真实的看法与感觉。在确认孩子的字面意义后,父母要归纳孩子的谈话内容,再用自己的词句把理解到的内容加以摘述,以此确认与理清孩子的“心情或情绪”。

就拿前面孩子说上学没用的例子来说,在确认他字面意思后,你可以接着发问确认:“所以说,你觉得上学没用?是觉得学历没什么用处,是吗?

孩子的回答可能是:“也不是,是学校教的那些东西没用处。”这个回应让你明白,孩子不是不喜欢上学,而是不喜欢学校教的内容。

此时,你还可以进一步理清或推敲孩子所说的内容信息,掌握之前不清楚的信息。

你可以继续发问:“我不了解你说的没用处是什么意思?你是指学的东西全部都不实用,对就业没帮助,还是有其他意思?

或者再加以延伸做进一步内容意义的确认:“换句话说,你觉得能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比上学拿学历更重要,对吧?

曾经有个孩子对学习绘画产生了抵触情绪,他说:“我不想学画画了。

父母通过澄清内容,一步步追问:“你是觉得现在学的绘画技巧太难了,还是对绘画本身失去了兴趣?

孩子思考后回答:“我觉得老师教的方法太死板,限制了我的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澄清,父母找到了孩子抵触学画画的真正原因,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03

澄清感受

捕捉孩子的言外之意与弦外之音

观察孩子的表情、语气等非语言信号同样重要。当孩子表露对教育体制的失望时,可以说:"听起来你既不满现在的学习内容,又担心放弃学业会影响未来,所以很矛盾对吗?"

这种将情绪具象化的表达,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真正理解。以下是两个实践案例:

1

情景

孩子:"篮球校队选拔我落选了,好多同学都比我强。"

家长:"没选上让你有些失落?"(复述)

"但你似乎认可这个结果?"(解析)

"现在会担心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吗?"(共情)

2

情景

孩子:"说好一起复习的同学放我鸽子,教室里就我一个人。"

家长:"朋友失约让你很失望?"(复述)

"这种被辜负的感觉让你很难受?"(解析)

"这件事会影响你今后对他的信任吗?"(共情)

04

鼓励发言

开启沟通之门的“邀请函”

最后,你可以送出微小却有效的邀请,也就是“鼓励发言”。鼓励发言是了解孩子想法的另一种方式,会倾听的家长会用关怀、澄清、引导等技巧,对孩子发出各种沟通邀请,鼓励他们继续说。

01

语言技巧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能多说说你的感受吗?”

“如果重新选择,你会怎么做?”

02

肢体语言

身体前倾,保持眼神接触

微笑、点头表示关注

避免打断或用“嗯”“哦”简单回应

案例:

孩子:“我不想学钢琴了,老师总批评我。”
父母:“你觉得老师的批评让你很委屈,甚至想放弃?”(复述+澄清)
父母:“能告诉我老师具体说了什么吗?我想更了解你的感受。”(邀请表达)

做父母的都要努力期许自己成为一个寡言的倾听者,多听少说,鼓励孩子持续分享,而不是去干扰沟通的流程。

想学会有效沟通,你需先读懂孩子的99种情绪,掌握和孩子有效沟通的秘笈,才能避免掉进无效倾听的陷阱。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孩子心中的“知心父母”,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