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事到协会会长,24岁姜文强5年志愿服务守护特殊儿童
发布时间:2025-08-29 11:48:13 浏览量:4
“最近一次‘乡伴童行’项目,我已经把去各个乡镇学校的志愿者名单整理好了,大家看一下有没有问题。”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内,姜文强正与志愿者们沟通,安排近期的志愿服务。2001年出生的姜文强是海伦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现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服务于海伦市爱民乡人民政府。从2020年开始至今,姜文强先后参加并参与组织黑龙江省“情暖童心·乡伴童行”项目活动、美丽中国、青春暖流等志愿服务活动。他荣获“情暖童心·乡伴童行”活动优秀志愿者,并且带领协会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近日,刚刚结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姜文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觉得志愿服务特别有意义,就报名了”
今年24岁的姜文强,是一名拥有5年志愿经验的志愿者,说起自己和志愿服务的结缘,姜文强回忆:“2020年高考结束后的假期,我得知海伦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在为‘乡伴童行’公益项目招募志愿者,在听了活动内容和帮扶对象后,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就报名参加了。”
姜文强说:“我原以为辅导孩子只需按部就班讲解知识就行,但实际接触后才发现,留守的孩子有的身患疾病,有的患有孤独症,常规教学方法根本行不通。我记得一开始,我们为留守儿童开展集体辅导,但有些孩子情绪波动很大,会突然大喊大叫或跑出教室,还有的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
面对这样的场景,姜文强并没有退缩,而是和其他志愿者想办法。“我们调整了教学方式,针对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我们安排志愿者们一对一陪伴,及时安抚情绪;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们就多些耐心引导,将他们拉回课堂。”
姜文强表示,在第一年的活动中,他获得了帮助他人的满足感,也坚定地走上了志愿道路。从最初的参与到如今的深耕,他已在这条路上坚守了五年。“即使我去新疆塔里木大学读书,但基本上每个假期也都会参与活动。平时周末也会回访孩子们,只要有相关活动,我都会带着志愿者们一起做。” 姜文强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丰富留守孩子课程 晚上先在家自学
随着姜文强参与活动次数增多,他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所负责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后来,我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志愿者们的协调工作,从联系志愿者到对接乡镇学校。此外,参与‘乡伴童行’的留守孩子们年龄跨度很大,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有,考虑到学龄段不同,无法对他们进行集中辅导,我还需要安排不同的志愿者分阶段为孩子们授课。”
所有的协调工作做完后,姜文强又为留守孩子们的课程丰富度考虑起来。“起初我们的授课内容只有学习辅导,但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求知欲的眼睛,我想让他们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后来,我设计了很多互动课程,包括知识问答、体育活动、手工制作、益智游戏、科普讲解等。”姜文强表示,这些东西他也不是都懂,但为了做好这些环节,他上网学习,同时也会向师范专业的专家学者、心理学专家进行请教。“那时候,我经常是白天陪伴孩子们,晚上在家自学,虽然有时候也挺累的,但是一想到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就动力满满。同时,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姜文强说。
加入协会后,姜文强的工作越做越扎实。“2021年时,我是青年志愿者协会财务部的一名小干事,第二年我就升任了协调部的负责人,开始组织志愿活动。”姜文强表示,2023年他进入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团,承担了更多的统筹工作;2024年,他正式担任协会会长。“其实这一路走来,我觉得我是一路学习一路在成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一直秉持初心,脚踏实地的干,肯定能帮助更多的人。”姜文强说。
这条充满爱与责任的路 还将继续
“乡伴童行”项目服务的孩子年龄广泛,从五六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到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都有。随着大环境变化,留守儿童数量虽有所减少,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都被他放在心上。
当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时,姜文强说:“向荣镇童心港湾基地的一名孤独症男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022年,我第一次接触小文(化名),当时他刚上四五年级,极度怕生、不爱说话,见了人就躲,完全不配合辅导。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走进他的世界,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我经常单独和他聊天,给他带一些小礼物,不断鼓励他,还会在集体活动中特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
在姜文强的精心陪伴下,小文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不再躲闪,甚至会主动和志愿者交流。如今,每个假期小文都会主动联系他:“哥哥,这个假期你还来不来?”姜文强多年的陪伴与关怀,让男孩的孤独症症状明显好转,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类似这种改变,正是他五年志愿服务中最珍贵的收获,也让他更加坚信,爱与陪伴能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一盏明灯。
从青年志愿协会财务部干事到协会会长,姜文强的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他对志愿服务的热忱。在 “乡伴童行”的路上,他或许只是千万志愿者中的一员,但正是姜文强与志愿者们这份坚持,汇聚成了耀眼的星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而这条充满爱与责任的路,他还将继续走下去。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生 王嘉莹;记者:刘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