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检察院“零口供”突破猥亵儿童案
发布时间:2025-08-29 08:56:25 浏览量:2
引导侦查机关构建完整证据体系
□杨纪周吕瑄
“感谢检察官的帮助,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也当一名检察官。”近日,沙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回访一起强制猥亵儿童案的被害人时,其中一名受侵害女童对检察官这样说道。
事情还要从2024年6月的一天说起。6岁的小美、9岁的小宇和10岁的小雅(均为化名)三人正在村里的小广场上玩耍。此时,蹲在墙根下抽烟的王某心生邪念,竟对小美和小雅伸出了魔爪。两个女孩子精神遭到重创,小宇虽然没有受到侵害,却也吓得不敢再出门了。
公安机关很快立案侦查。案发现场既没有监控设施,也无目击者,案件只有三个孩子的言词证据。小美说不清楚细节,小雅吓得语无伦次,案件办理一时陷入僵局。
2024年9月,该案移送至沙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面对“零口供”的情况,该院副检察长顾巧英细致梳理案件细节,引导侦查机关补充关键证据,构建完整证据体系。检察官同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一起重回小广场,现场模拟孩子们玩耍的路线,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并确定了“案内依法审查,案外维护女童权益,外延普法进乡村”的办案思路,证据链一点点织密。最终,检察官成功打破了“零口供”的僵局,认定了王某的犯罪事实。
认定犯罪事实后,该如何提出准确的量刑意见,是摆在检察官面前的难题。本案中,由于案发地所在的小广场较为偏僻,现场仅有王某和几个孩子,无法认定其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王某为75岁以上老年人,依法可从轻处罚,检察机关认为,对王某应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
2024年12月,顾巧英出庭支持公诉。庭审中,顾巧英精准指控犯罪,以严谨的逻辑和有力的论证驳斥辩护意见,让一开始还想狡辩的王某慢慢低下了头。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以猥亵儿童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未成年人心理防线脆弱,救助工作必须争分夺秒、精准施策。针对被害人年龄小、身心创伤严重的情况,沙河市检察院协调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三个孩子及其家长开展专业心理疏导,积极为被害人家庭申请司法救助金,解决生活困难。
“救助只是起点,加强社会治理,必须从源头遏制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沙河市检察院秉持“办理一案、救助一片”的理念,推动建立“检察+妇联+乡镇社区+心理机构”的多维救助机制。该院在乡镇社区建立联络员制度,通过网格化排查机制,精准发现并救助身处困境的妇女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