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渝好空间”服务妇女儿童20多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5-08-28 06:24:05  浏览量:2

沙坪坝区凤天路社区“渝好空间”非洲鼓兴趣班吸引众多孩子参加。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作为加快推动全市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变革重塑、整体跃升而打造的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妇联工作品牌,‘渝好空间’有力推动基层治理更柔更韧、惠民服务可感可及,让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在近日举行的重庆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示范工作暨“渝好空间”建设推进会上,重庆市妇儿工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已建成市级“渝好空间”48个,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特色服务3000多场次、服务妇女儿童20多万人次。

建设48个“渝好空间”项目

2023年,重庆市提出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在社区(村)建设“渝好空间”,旨在深度融合基层妇联“一校两家四站”(即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妇女儿童维权站、巾帼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站)功能,系统集成妇女友好、儿童友好、家庭友好服务。

“渝好空间”围绕好娃托管、好梦童年、好爱渝苗、好业工坊、好品集市、好姐家政、好育课堂、好家守护、好邻互助等“九好”服务功能,改造和新建活动场所、服务设施、游憩设施、开敞空间等,构建“十分钟生活半径”内的妇女儿童“友好生态圈”。

2024年,首批24个“渝好空间”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重点民生实事,并于6月前完成建设,7月开始试运行。今年年初,第二批24个“渝好空间”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建设继续被列入重庆市重点民生实事。

“目前,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两批48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还建成了10万平方米室内外服务场地,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枢纽型阵地。”重庆市妇儿工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有效回应妇女儿童民生需求

今年4月,得知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渝好空间”打造好业工坊,定期免费开展女性手工编织培训后,35岁的社区居民吴九美立即报了名。

吴九美是一名全职妈妈,其丈夫在新疆务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身的不断练习下,她逐渐掌握了编织技巧,并产生浓厚兴趣。各式各样的手提包、串珠饰品、毛绒玩偶……随着技艺逐渐成熟,吴九美开始尝试销售自己的作品,放到“渝好空间”展示和售卖,获得不少顾客的喜爱和认可。“孩子上学时,我就在家做手工活儿,既能补贴家用,也让生活更加充实。”吴九美说。

“好业工坊针对全职宝妈开设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已帮助53名女性灵活就业。”巴川街道正街社区党委书记郑淮平说,“‘渝好空间’里还专门设置了巾帼优品专区,目前已有4名女性创业者入驻展销13类产品。”

不仅如此,重庆48个渝好空间均因地制宜开展“好业工坊、好品集市、好姐家政”等服务,已帮助7000多名妇女增收就业。

除了赋能妇女个人发展,“渝好空间”还是凝聚社区力量、促进家庭幸福、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平台。针对孩子课后假期“无处去、无人看、学不好、玩不好”的情况,“渝好空间”还开展“好娃托管、好梦童年、好爱渝苗”普惠服务,假期托管1万多人次、临时托育1500多人次。

变单一“输血”为多元“造血”

项目要实现“可持续运营”,一定要有自身造血能力。而今,48个“渝好空间”均通过“公益服务+低偿收费”等运行方式,推动阵地多元“造血”。

在垫江县桂阳街道天宝社区“渝好空间”好娃托管服务站,每到放学时间或者周末,都有50多名6至12岁的学龄儿童在这里接受让家长放心的托管照看服务。

“站点实行‘公益+低偿’服务模式,签约培育社会组织,收费标准为市场的一半。托管服务营业额的10%进入‘渝好资金池’用于支持社区的其他公益活动,用‘收益反哺公益’。”托管服务站现场负责人程梅介绍,自2024年2月正式开办以来,好娃托管服务站总收入达到60万元,除去成本后的纯收益为3万元左右。

“目前,‘渝好坝坝茶’‘一杯好咖啡’等6个项目点收益已超10万元。”重庆市妇儿工委办负责人介绍,不少“渝好空间”还引入专业合伙“搭子”盘活闲置资源,如巴南区荷花坪社区联合艺术家协会改造1万余平方米闲置地产,建成社区美术馆并带动商业生态;南岸区“家Li集市”形成政企民共治生态,单周参与超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