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阴区:亲子共耕希望田 研学赋能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5-08-26 02:12:12 浏览量:2
8月23日,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街道妇工委以“亲子协作,研学进阶”为主题,组织35组困境家庭及爱心妈妈走进田间课堂,通过心理讲座、农耕体验、亲子协作等系列活动,为特殊群体儿童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实践。这场融合劳动教育、心理建设与亲情培育的研学实践,在暑热未消的田野间书写出新时代儿童关爱工作的温暖答卷。
心理赋能:为成长注入“心”动力
活动特邀东方双语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宋伟女士开设“开学前心理调适课堂”,通过互动游戏和案例分析,帮助孩子们建立应对学业压力的积极心态。单亲母亲王女士感慨:“老师教我们用‘情绪温度计’表达感受,孩子第一次主动说出‘开学有点紧张’,这种沟通方式比说教管用多了。”边听课边吃着水果、点心的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田野课堂:一粒花生种出生命教育课
在东方双语红光实践基地的青翠田垄间,社工团队以“花生的一生”为主线,构建起立体化劳动教育场景。孩子们俯身观察根系生长,亲手测量行距,当拔起带着泥土芬芳的果实时,10岁的困境儿童小龙惊呼:“原来每颗花生都要经历120天的阳光雨露!”志愿者设计的“花生重量猜猜乐”游戏,让数学知识在欢笑声中自然渗透。
亲子共融:汗水浇灌亲情之花
烈日下的“亲子摘花生”将活动推向高潮,泥泞的田埂上,母亲们用身体为孩子撑起平衡支点;“花生接力赛”中,结对家庭默契配合,将劳动成果化作传递的接力棒。爱心妈妈李女士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看着孩子从抱怨‘太晒人’主动帮我拔花生,这种成长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社会共育:政协委员赋能成长生态圈
区政协委员们以“成长观察员”身份参与全程,长江路街道政协工作负责人朱芸表示:“我们将推动建立‘研学实践基地联盟’,让更多困境儿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活动现场,中国人寿淮安保险公司捐赠的“爱心成长包”,不仅关心关爱孩子学习成长,更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的关爱闭环。
当夕阳为连片的花生田镀上金边,集体合影定格下70张灿烂的笑脸。这场融合传统农耕与现代教育的研学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更在亲子协作中重构了困境家庭的情感联结。正如街道妇联工作分管人孙凡舒所说:“我们种下的不仅是花生,更是用爱浇灌的希望之苗,终将长成支撑孩子人生的参天大树。”这场田野间的成长礼赞,正为新时代儿童关爱工作注入鲜活的实践样本。(胡业石 丁国霞)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