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临近,西南儿童康复医院专家用专业方案为焦虑孩子心灵“护航”
发布时间:2025-08-25 17:34:03 浏览量:3
暑期临近尾声,伴随新学期的脚步,不少孩子的“开学焦虑”也悄然滋生。西南儿童康复医院心身科卓燕主任指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焦虑症呈上升趋势,开学季更是焦虑情绪的集中爆发期。为探寻专业护航之道,记者近日走进西南地区领先的心身疾病诊疗专科——西南儿童康复医院心身科,专访卓燕主任。
在医院温馨明亮的诊疗区,卓主任刚结束门诊,她向记者坦言:“儿童焦虑不仅影响心理状态,更会引发生理功能紊乱,需要全方位、精准化的干预。”
精准把脉:一站式评估体系锁定焦虑根源
面对儿童青少年复杂的焦虑表现,卓燕主任首先介绍了科室区别于常规心理咨询的核心优势——“一站式”评估体系。“我们结合国际前沿理念与本土实情,建立了从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到社会功能的全方位评估流程。”这意味着,孩子不仅接受专业的心理量表评估,还会通过先进设备检查神经递质水平等生理指标,分析是否存在潜在的生理异常因素,为后续精准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在治疗手段上,科室采用了多模态治疗模式,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卓主任特别提及了虚拟现实(VR)和生物反馈技术在应对严重社交焦虑上的独特作用。“利用VR技术,我们可以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模拟各种社交场景,帮助孩子逐步脱敏。配合生物反馈技术,实时监测并引导孩子学会自主调节生理反应,比如控制心率和放松肌肉,这是传统心理咨询难以实现的效果。”此外,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治疗等常规方法也是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疗愈:音乐抚慰心灵,双轨疗法重塑平衡
针对焦虑引发的拒食、暴食等躯体化问题,卓燕主任介绍了其擅长的“心理营养双轨疗法”以及创新的音乐治疗。
卓燕主任分享了小宇的案例:开学前,小宇因担忧新老师、新同学及学业难度,出现严重焦虑并发展为拒食,身心俱疲。治疗团队运用双轨疗法,一方面通过深入交流,帮助小宇识别并调整“我一定学不好”“大家都会不喜欢我”等不合理认知,建立积极信念;另一方面,制定规律的饮食和生活计划,结合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双管齐下帮助其恢复平衡。
“焦虑情绪会扰乱大脑神经递质的分泌,导致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调。认知调整改变思维模式,行为干预则调节生理水平,从而改善焦虑引发的进食障碍。”卓主任阐释道,同时科室积极引入创新辅助疗法,如音乐治疗。“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音乐,帮助降低应激激素水平,放松身心。鼓励孩子参与音乐创作,比如写歌词、编曲,将内心的焦虑以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是有效的情绪释放途径。”卓主任补充道。此外,游戏治疗——如借助“情绪卡片桌游”引导孩子表达情绪,也是特色疗法之一。
织密防护网:聚焦高危群体,构建三位一体支持系统
开学焦虑在不同群体中表现各异。卓燕主任坦言,其集中爆发也折射出当前家庭教育中过度关注学业成绩、缺乏有效亲子沟通以及家庭环境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心身科还为留守儿童、转学生、升学段学生等高危群体量身定制了差异化方案。
对于留守儿童情感支持不足的问题,科室建立了“一对一”心理帮扶机制,由治疗师定期视频沟通,并与学校合作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归属感;针对转学生的环境适应难题,开设“新环境适应工作坊”,通过模拟场景帮助孩子熟悉新环境,学习交流技巧;面对升学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则联合学科老师提供学业规划指导,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减轻焦虑。
随着开学的钟声即将敲响,西南儿童康复医院心身科以其专业、创新且全面的诊疗模式,为深受“开学焦虑”困扰的儿童青少年带来了曙光。从精准的一站式评估体系,到多模态的治疗手段;从创新的音乐治疗与心理营养双轨疗法,再到为高危群体量身定制的差异化方案,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医院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与关怀。
未来,西南儿童康复医院将持续深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强化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探索更精准高效的评估工具与干预技术;另一方面,着力推动“医-校-家-社”联动机制,通过科普宣教、家长课堂、学校合作等形式,提升全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与应对能力,为更多孩子的心灵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