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儿开出“心灵处方”,上海市儿童医院打造音乐疗愈空间
发布时间:2025-08-25 17:14:06 浏览量:3
今天,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科教综合楼7楼报告厅内乐声悠扬、暖意融融,“音乐疗愈空间”正式揭牌。
据介绍,音乐疗愈空间位于医院住院部501活动室,总体面积230平方米,采用灵活隔断设计,可划分为两个独立区域,兼顾会议、团体活动与临床干预等多种功能。空间内配备由上海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提供的高品质声音疗愈系统与专业音响设备,能够同时服务于临床患儿情绪调节和医院职工心理关怀,实现“一空间多用途、一设备多服务”的建设目标。
在温馨的民乐暖场表演后,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鲁冰代表院方致欢迎辞。捐赠方代表上海音乐学院专家徐真德先生在发言中表达了希望通过科技与音乐的融合,助力儿童健康事业的愿景。
随后,上海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刘海峰与上海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灏共同为“音乐疗愈空间”揭牌,医院同时聘任刘灏为音乐疗愈诊治中心特聘教授、徐真德为特聘专家,进一步深化医校合作。
在音乐疗愈主题讲座环节,刘灏以“新时代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的理论探索及创新实践”为题,分享了前沿技术应用于医疗场景的广阔前景。
上海市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朱大倩则系统介绍了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据介绍,音乐治疗作为结合心理、音乐与医学的交叉学科,需由专业治疗师在特定治疗环境中进行。目前医院已开展从高危婴幼儿到青少年各年龄段的身心健康疾病及心理障碍的个体与团体治疗。
当天在住院部的501音乐疗愈空间,举行了揭牌后的首场病房音乐疗愈活动。治疗师与上音志愿者带领患儿及家长通过乐器互动、节奏模仿和即兴演奏等方式,开启了一场温暖的心灵之旅。
音乐治疗是一门结合心理、音乐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是一种用音乐的各种形式来提高来访者健康的医疗行为。治疗需有经受过专业培训的音乐治疗师,在特定的治疗环境中进行。
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涵盖了从高危婴幼儿到青春中后期所有年龄段的身心健康疾病以及心理障碍的个体以及团体音乐治疗。
在婴幼儿期,针对因先天性、感染性、缺血缺氧脑病等问题住院的新生儿,医院提供重症病房内的音乐治疗及家庭亲子互动指导,通过听觉和感知觉接收进行情绪安抚和环境适应。学龄期儿童中,音乐治疗对神经发育障碍(如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障碍、强迫及相关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等均有显著效果。青春期患者则可通过音乐干预缓解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及进食障碍等问题。
相较于针对特定疾病患者的个性化音乐治疗,音乐疗愈更侧重身心健康维护,多以团体形式开展。医院目前已开展以自闭症家长为核心的音乐疗愈团体、住院患儿和家庭成员的音乐疗愈团体,未来还将持续拓展服务范围。
未来,医院还将组建首个音乐治疗及疗愈中心,开设音乐治疗门诊,开展病房内术前术后疼痛管理和情绪调节等专项治疗,并筹建首个为新生儿及其家庭服务的音乐治疗项目,提升儿童健康服务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