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怪不得男性心理要被列入儿童心理学!看网友分享,感觉真的太幼稚了

发布时间:2025-08-22 21:32:59  浏览量:3

“原来男人生气就是三岁小孩放大版”——刷到这条评论,很多人秒懂。

不是骂人,是研究真这么说的。

心理学家把成年男性和幼儿园孩子摆在一起比,发现他们在“情绪上头”时的脑区活动几乎重叠:前额叶一掉线,直接开吼、摔门、冷战,跟娃抢不到玩具就躺地大哭,套路一模一样。

区别只在于,孩子可以当众哭,男人得憋着。

憋久了,就退回更省力的表达方式:要么一句话噎死人,要么干脆消失。

社会默认“男儿有泪不轻弹”,于是他们把复杂情绪翻译成最简单、最原始的信号——像极了刚学会说话的小朋友。

研究还补了一刀:这种“幼稚”不是天生,是练出来的。

小时候摔倒了,大人冲女孩说“疼就哭吧”,对男孩却吼“男子汉别矫情”。

同一道伤口,女孩学到“情绪可以被接住”,男孩学到“表达等于丢脸”。

几十年后,他们依旧用同一套生存脚本:难受就打游戏、喝酒、闷头睡觉,反正别开口。

于是成年男性的情绪工具箱里,只剩几把钝器。

钝器伤人,也伤己。

更扎心的是,童年剧本还会自动续费。

心理学家追踪一群小男孩到三十岁,发现小时候被吼“别哭”的人,长大后更容易用拳头或冷暴力解决冲突。

他们的情绪年龄,被永远卡在了当年被制止的那一刻。

好消息是,卡住的表也能拨回去。

办法不玄:允许表达,哪怕只是说一句“我现在很烦”。

别笑,就这七个字,很多男人得先在脑子里打三遍草稿。

能做到的,情绪肌肉会慢慢长回来。

长不回来也没关系,至少别再嘲笑他们“幼稚”——毕竟那正是当年不许他们长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