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圣导演新片《816》温暖上映:小小的身躯里有大大的勇气
更新时间:2024-10-20 18:14 浏览量:8
如果不说导演的名字,从《816》影片的质感里看不出这是魏德圣导演拍摄的电影。不过,看来魏德圣也是那种不想固步自封,停留在一个风格的导演。其实从这部电影中的动画场景,也能看到一些“赛德克·巴莱”的影子。
从这个题材来看,就知道是会制造催泪戏的,患癌的孩子们与他们的家长,经历着各种严峻的考验,正因为孩子们年纪小,所以有时候会带着天真的色彩,也会有好笑的场景,但癌症患者的病房里,总要面对生死的问题。在本片首映礼上,导演也说是将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家长,不同境遇的家庭都放在816房间里展现。
用动画来比喻孩子们战胜病魔,也是本片的一个特色。影片一上来的第一组镜头就是动画场面,当时还不太明白用意,还以为是患病孩子喜欢的一个动画故事,后来看到形象和其中角色的名字,就意识到是对应816病床患病的孩子。
为了不让悲伤的情绪笼罩整个病房,会设定16岁的女孩珈农一家人都是搞音乐的,时不时会用音乐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快乐。除此之外,就是小孩子们的童言无忌,比如源源向16岁的大杉表白的桥段,就引来全场笑声,特别是她说出“渣男”两个字的时候,完全没有成人世界的狠毒情绪,而是有些嗲,甚至还有些温暖。
像这样的幽默场景也是本片不可缺少的,比如816成员们聚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是延的呕吐,引起了连锁反应,让其他小孩子们也跟着吐了起来。而夸张的是,是延直接吐在珈农父亲的吉他里,让场面一度尴尬混乱。卫生间被抢占,而还有小朋友罗恒要在这时拉屎,只好拉在一个盆子里。
而故事情绪的变化和感情浓度的递进,也是靠各位小孩的病情程度来掌握这个节奏的,片刻欢愉之后就会呈现大的悲痛,比如视力不好的是延再做开颅手术后,没能活下来。夜晚,是延的父母本来想静悄悄地把东西搬走,不想影响其他人休息,更不想再次谈论死亡的话题。
但事与愿违,是延母亲不小心把东西打翻,画笔洒落一地。被惊醒的其他人还是拉开帘子走出来,将画笔捡起,这对夫妻也终于忍不住哭起来,遗憾自己没能和儿子说上最后一句话,因为他们曾抱着手术成功的期待。源源拿出是延最后的画作,让是延父亲哭得更凶。
这给转天做手术的罗恒一家人带来压力,导致罗恒父亲给自己和儿子都画了脸谱,还在手术室外转动佛珠祈福。还好,罗恒手术成功,816房间其他人也跟着高兴起来。
在保持欢乐情绪,悲伤还未袭来的时刻,他们决定做一次冒险,其实就是全体病房的成员一起去动物园看大猩猩生产,这是全片的高光时刻。护士马马知道他们的计划,也没有制止,而是目送他们坐着是延父亲开的大巴奔向动物园,也就是源源妈妈和外公工作的地方。马马因为和妈妈同音,也为本片带来更多温情和喜剧元素。
看着猩猩捧着出生的小猩猩,观看的父母也把自己患病的孩子搂在怀中。而孩子已经离世的是延父母也好像看到了儿子的重生。他们拿着是延的遗作,让画作里的816病房的成员一起看着大猩猩。这是一次寻求慰藉的旅程,同病相怜的几组家庭在这一刻抱团取暖。
这也是与结尾各自出生的群像相呼应的内容。导演安排了816病房这些孩子们出生的那一天,全家人相聚的时刻,让观众忘记死亡和疾病带来的悲痛,让更多人记住出生时的美好回忆。
这样处理的原因也是因为在动物园之行之后,即将迎来源源的骨髓配对手术,但遗憾没有成功,主创们不希望让结尾停留在对可爱主角的惋惜之中。同样,在动画场景里,象征病痛的恶魔对源源说,她是见过最强的对手,这也是回归到816改写成BIG的原因,让看似弱小的生命充满大大的能量。
在众多过去的闪回中,还有一个当年被医治成功的少年出现在结尾,也就是孩子们的主治医师温暖。他不但把816改成BIG,更是走上从医之路,救治了更多患有疾病的孩子。片子整体是感人的,但还是很挑观众的,毕竟在大陆院线市场来说,这种探讨生死的话题,不是大多数观众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