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不治疗会变严重吗?专家权威解答
发布时间:2025-05-13 17:34:30 浏览量:1
一、抽动症症状会逐渐加重
从疾病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如果不治疗,抽动症的症状大概率会逐渐加重。在患病初期,抽动症状可能较为轻微,比如只是偶尔眨眨眼、耸耸肩膀,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影响较小 。但随着时间推移,抽动的频率会增加,幅度也会变大。可能从简单的面部肌肉抽动发展到四肢、躯干的抽动,甚至出现较为复杂的动作,如踢腿、旋转身体等。例如,原本只是偶尔的快速眨眼,可能逐渐发展为频繁且用力地眨眼,甚至带动整个面部肌肉的抽动,这不仅会让孩子自身感到不适,也会使周围人更容易注意到这些异常表现。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剖析,抽动症患者大脑中的某些神经递质存在失衡,如多巴胺等。若不加以干预,这种失衡状态可能会持续恶化,导致抽动症状愈发频繁和严重。有研究追踪了一组未接受治疗的抽动症儿童,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发现大部分孩子的抽动症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加重。
二、引发多种并发症
(一)学习困难
抽动症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课堂上,孩子可能因为无法控制的抽动行为,频繁分散注意力,难以专注听讲,对老师讲解的知识一知半解。在完成作业时,也会因为抽动而中断思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难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长期如此,孩子的学习成绩必然会逐渐下滑,影响学业发展。比如,有的孩子原本成绩优异,但在患上抽动症且未得到治疗后,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的前列掉到了中下游水平。
(二)社交障碍
随着孩子成长,社交圈逐渐扩大,抽动症状如不能得到控制,会严重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交流。孩子可能因无法控制的抽动而感到自卑,在与同伴交往时,担心自己的异常表现会被嘲笑,从而刻意避免与人交往,导致社交能力下降,甚至被孤立。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这类孩子常常选择独自待在一旁,不敢参与到团队游戏或讨论中,这对他们的社交技能发展和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三)心理问题
抽动症孩子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表现为激动、暴躁。他们对外界评价极为敏感,由于抽动症状常常会受到周围人的异样眼光或不理解,消极的评价可能引发极端行为。长期未治疗的抽动症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有的孩子会因为抽动症而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甚至出现自残等伤害自己的行为,这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四)身体损伤
持续的抽动症状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损伤。频繁而剧烈的抽动可能导致肌肉疲劳、疼痛,长期下来甚至会影响骨骼发育。比如,一些孩子因为频繁耸肩、扭脖子,导致颈部和肩部肌肉劳损,出现酸痛等不适症状。而且,在抽动发作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动作不受控制而发生意外碰撞,导致受伤。
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大脑的神经回路也在不断完善。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及时对抽动症进行治疗,所带来的改善会更快速、更有效。一旦错过这个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神经发育逐渐定型,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治疗成功率也会降低。许多成年后才开始治疗抽动症的患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治疗效果远不如在儿童时期就开始治疗的患者。
综上所述,儿童抽动症若不治疗,不仅症状会加重,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迹象,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控制症状,减轻疾病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