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穷人这样养小孩,早晚会遭报应

发布时间:2025-05-12 12:26:49  浏览量:4

文字 | 刘娜

关系要好的女朋友,在深圳一家公司任高管。

4月底,她把公司给她配的两个女助理,全部开除了。

她用“忍无可忍”形容这场狠心辞退:

“忍了她们一年了,一开始是踢一脚动一下,到最后踢一脚她们也不想动了。”

女朋友感慨:

都说时代很卷,但真的到用人的时候,才发现能干事、有情商、肯努力的年轻孩子,真是凤毛麟角。

当初同意这俩助理上岗,是女朋友在专业考核之外,动了不该动的恻隐之心:

她自己出身农村,靠苦读和奋斗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这俩助理都是农村读书出来的女孩子,她想给她们撑把伞。

就像给当初来深圳打拼时颠沛流离的自己,一个机会。

谁知道,好心换个驴肝肺。

这俩助理招进来,净给她找气了。

穷人家小孩,却有一身和原生家庭极其不配的富贵病:

好吃懒做,眼里没活,小气计较,干什么都马马虎虎,甚至投机取巧,完全没有专业精神和利他精神。

女朋友举例:

保洁只是早上来公司打扫,有时上午或下午办公室不小心弄脏了,俩助理就当没看见。

最后是她这个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亲自下场拿起拖把去打扫。

但她打扫到俩助理的工位上,让她们抬脚时还得喊一下她们,她们才动一下凳子,不喊人家就装作不知道。

更不要奢望她们能把拖把抢过去,主动扫一下办公室。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这一刻具象化。

但。

职场领导不是宠溺废物的父母,不会惯着她们。

在激烈竞争中被时代抛弃,是废物孩子最后的宿命。

为什么?

为什么这些明知没法和别人拼出身的小孩,也不愿或者没有意识去拼勇敢、拼才能、拼勤劳、拼情商呢?

我和女朋友探讨后,得出了这样两个结论:

第一,不需要改命的小孩,正在被误导。

我从来不觉得“一代不如一代”。

每代人都有他们的困境和解药。

但有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

相比00后、10后,我们这些70后和80后对工作赋予了更多情感和愿力。

我在报社工作过16年。

虽然我出身贫寒、没有背景,但遇见的领导都待我不薄——好的采访选题和好的评奖名额,领导都会想到我。

我想这除了我特别能吃苦爱写作,还有一个真相是,我是个手勤、嘴勤、腿勤的人。

尤其是刚上班时,打扫卫生,主动值夜班,帮有家庭有孩子的同事分担采编任务,我都特别乐意干。

我想法很简单——看似我吃亏了,但如果我能借此提升自己,得到的智识和能力,那受益人还是我。

虽然每个系统都会有勾心斗角,但爱才惜才的领导,永远欣赏干事的人。

我在传媒没落时能做自媒,就得益于在报社工作的16年里,像蚂蚁搬家和乌龟赛跑那样的日拱一卒。

不仅我如此,很多和我同时代的穷孩子,都如此。

就拿我开头写的女朋友来说,别看她今天是公司高管,但在此之前,她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很多年,甚至被同行造谣抹黑打压过。

但穷孩子“没有靠山,就要活成自己的靠山,没有背景,就要活成自己的背景”的信念,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她从工作的泥沼里拽出来,清洗身心后,生机勃勃地再次杀出重围。

恰恰是这种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勇气,让我们这代人凭借时代运势,完成个人救赎。

我从不怪现在的小孩不能吃苦,因为他们出生时已经不需要吃苦了。

就算在农村老家,如今家家户户也能吃饱穿暖,有自家宅子和车子,打零工就饿不死。

这是现在小孩的物质福利,但也造就了他们内心迷茫:

“既然家里有吃有喝,我为什么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去挣钱?”

这些年,职场“佛系文化”的盛行,和年轻孩子这种心态密不可分。

他们不明白的是:

你当下的不缺吃喝,是你父母奋斗来的,不是你的;

你要靠自己站稳脚跟,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依然要像一个丸子把自己扔进油锅里那样,接受烈油烹火地淬炼;

你是月薪三千的打工人,和你是月薪30万的高管所处位置的价值和格局是不同的,这除了你本身能力的高低,还需要你懂人情世故——

手勤、嘴勤、腿勤、心眼活泛、了解人性、对人的吃水线够深、给领导解决燃眉之急、给客户提供核心诉求、借势借力借智扩大自己的支持系统……

你又穷又懒,你就永远学不到这关键的一课,就只能在底层转圈。

别给我扯什么“新生代人类就要拥有不被职场PUA的不讨好的勇气”。

“不讨好的勇气”的获得,是能力和心智强韧后,你独立精神的自我延展。

而不是能力和心智孱弱时,你自我安慰的虚假口号。

又穷又菜的人,和一切美好强韧无缘,包括“不讨好的勇气”。

这不是势利,而是天道:

上善若水,利万物,不争抢,不讨好,无形亦无相,大善亦大德。

在过去很多年里,我们穷人都奉行的信念是:

这不能说错。

在过去漫长的时光里,读书和考学的确是穷人跳出底层的不二法门。

只是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学历和金钱的贬值,穷人更应该看见的一个真相是:

相比鸡娃考学,如何让孩子快速获得谋生的能力,更为迫切。

谋生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在做事中和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精神、让利精神;洞悉人性,因势利导;研究他人,提升自己……

非常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只是在鸡娃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只要求自己的小孩“你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你啥家务也不用干”。

不用刷碗,不用拖地,不用洗衣服,不用帮父母,不用管家里任何事儿。

甚至不用和客人打招呼,不用主动交朋友,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

于是乎,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小孩:

家庭不咋样,学校不咋样,学习不咋样,能力不咋样,但脾气不小,好高骛远,怼天怼地。

这样的小孩,走向社会后就是女朋友助理的样子:

领导扫地我抬脚,领导打水我品茶,领导加班我下班,领导像瘪三我才像大佬。

直至有天,他们被领导开除。

当海归不再受青睐,985研究生扎堆考县城公务员,大学生已满大街送快递,穷人家的父母和小孩或许应该重塑活着的信念:

相比死读书成为废物,不如早谋生洞察社会。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它会让一个人在被毒打被煎烤被碾压中,看透人情世故,明白人间实苦,戒掉矫情懒惰,懂得做事成长,习得心智辽阔。

人穷就要耐操,长出骨头和精神后,才配和世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