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开者即死!”小孩的诅咒石棺里,竟然隐藏着华夏文明的基因秘密

发布时间:2025-05-12 07:20:48  浏览量:4

谁会想到,如此恶毒的诅咒,竟然是来自1400年前一个名叫“小孩”的小女孩?

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等级规格极高的古墓葬。

古墓中央,赫然摆着一口长2.63米、高1.61米、宽1.1米的石棺,由17块绿色石板拼接而成。石棺雕刻成房屋模样,仿佛死者仍然在内生活。

考古学家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掀开沉重无比的棺盖后,赫然发现棺盖背后竟然刻着四个大字:

“开者即死!”

墓主是何人?竟似早就知道将来会有人开启石棺?

考古学家们从墓志铭上得知,墓主人姓李,名静训,字小孩。如下图所示:

李静训,是北周大将军李贤曾孙女,光禄大夫李敏之女,北周太后杨丽华最宠爱的外孙女。

也就是说,这位叫作小孩的李静训,是一位北周贵族。

北周的皇族和贵族,是鲜卑族。

鲜卑族流行的特殊葬俗,是石棺葬。

同样属于鲜卑族的还有北魏皇族,在北魏孝文帝迁洛后的北魏皇室陵区,发现了大量鲜卑贵族石棺,例如章武王元融石棺(永平二年),贞景王元谧石棺(正光五年),东莞太守秦洪石棺(孝昌二年),林虑哀王元文石棺(太昌元年),秦洛二州刺史王悦石棺(永熙二年),升仙石棺,孝子石棺………等等等等。

那么,盛行石棺葬的鲜卑族,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来自何方?他们的基因是什么?

我们以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578年)为例。这位武帝在位期间曾大举实行军政改革,北击突厥,并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周武帝的墓葬被发现纯属意外。1993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咸阳市陈马村的一座北周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的墓志、金玺等文物确认,墓主人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阿史那氏皇后。由于北周皇族秉承着“不封不树”(指墓葬既不起坟封土,也不植树作为标志)的节葬传统,所以这座陵墓也成为了中国首座可以明确墓主人身份的北周帝王陵墓。

2024年,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陕西考古研究院联合对北周武帝的遗骸进行了基因检测,发表论文《中国北周武帝的古代基因组(Ancient genome of the Chinese Emperor Wu of Northern Zhou)》。论文发现,北周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论文还计算出武帝血统有六成多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多源于中原地区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

具体来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父系基因类型,是C。论文截图如下:

论文还尝试还原了一下武帝的样貌,如下图所示。

那么,古代鲜卑族又是哪里来的呢?他们说一直住在东北地区吗?

不是。

他们是南方来的。

答案,还是要从石棺葬上来找。

一种葬俗,正代表着一个族群特定的丧葬文化。石棺葬,是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特有葬俗。

6500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石棺葬出现在江苏连云港不远处的大伊山。

从6500年前开始,石棺葬一路向北传播,传到了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中。

红山文化发现了大量的石棺葬,表明有一大批使用石棺葬的人群从南方来到了北方。

石棺葬起源的另一篇文章可以参考抱雪斋此文。链接如下:

惊天发现!夏朝诸侯北上建立红山文化?石棺葬暗藏华夏文明全球传播密码!

本文为抱雪斋虞夏万年论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