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专业又又又上新!南京这所高校居然有5个“全国首创”

发布时间:2025-05-08 14:09:41  浏览量:2

在音乐声中,即兴跳一支舞,不仅活动了身体,还缓解了焦虑情绪,就像给心灵做了一次“SPA”,这就是舞蹈治疗的魅力。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舞蹈治疗为新增的29种本科专业之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获批开设全国首个舞蹈治疗本科新专业。近年来,南京特师“上新”不少新专业,其中舞蹈治疗、音乐治疗、手语翻译、孤独症儿童教育、无障碍管理为全国范围内首次设立。新专业为何频频落地南京特师?它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何特色?

用舞蹈重塑身心,这个本科专业让人耳目一新

“舞蹈治疗是将创造性舞动与心理学相互融合、从而进行身心疗愈的学科,通过科学的身体引导帮助人们尤其是特需群体表达、翻译难以言说的情绪,达到重塑身心的目的。”南京特师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张强介绍,比如,通过即兴舞蹈动作,社交焦虑群体可得到情绪上的缓解;通过呼吸律动,抑郁症、孤独症等相关患者可以释放压力;通过镜像练习,亲子关系可以得到改善。

“治疗师会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前期评估,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动作方案,引导他们通过肢体表达,实现情绪上的疏通、疏导,以及应激创伤的修复和成长。”南京特师音乐与舞蹈学院专任教师刘姗姗以镜像练习举例,“两人一组,但不是简单模仿对方的动作,而是去感受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全身心地共情,捕捉对方的内心需求,然后给予反馈。”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在推进过程中,对舞蹈治疗领域人才的需求随之凸显出来,急需一批既懂特殊教育、又能够掌握相关艺术疗愈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今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设舞蹈治疗本科专业的高校,预计将于今年开始招生。

聚焦特需群体,首创的新专业可不止一个

“这几年学校专业连续上新,截至目前,本科专业总数增至30个,其中有5个‘全国首创’,4个专业是‘独此一家’,基本围绕特需群体的具体需求而设置。”南京特师教务处处长范莉莉说。

作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南京特师培养了3万余名特殊教育和各类专门人才。底子厚、实力强,这是它能拿下多个“全国首创”专业的原因之一。

“老师们长达数年奔走一线调研需求,探索和积累相关经验,这是新专业得以顺利获批的原因之二。以孤独症儿童教育为例,这一专业的申报工作非常顺利,仅用1年时间便通过了。”范莉莉介绍,早在2021年,学校就成立了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汇集一大批从事孤独症教育研究的专业力量,打磨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申报专业打基础。

学校老师一方面横向了解发达国家是如何培养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的,一方面进行实地走访,对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和康复机构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长期工作在特殊教育一线的老师和校长是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得知许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是没有孤独症儿童教育经验的,当大量中重度孤独症孩子涌入学校时,他们的专业能力‘捉襟见肘’,急需一批专门师资。”范莉莉说,学校便在2022年6月率先尝试在特殊教育专业下启动孤独症教育专业方向培养,这也为2023年成功获批新专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回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正是我们申报的舞蹈治疗专业存在的社会意义。”张强表示,南京特师在特殊教育领域有着40余年的积淀,“舞蹈疗愈”相关课程十几年前就开设了,作为舞蹈学(师范)专业的特色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服务国家战略,探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

虽然是全国首设,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但遵循服务国家战略、跨学科融合、注重实践应用的核心原则,南京特师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

南京特师孤独症儿童教育系主任石晓辉介绍,在设置课程时,学校充分考虑到不同安置环境下的孤独症孩子,培养懂得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对他们开展学科教学、社交与生活能力干预、情绪行为问题处理的专门师资。“我们有两门专业课,《应用行为分析基础》主要讲解行为的建立、维持和消退的基本规律。《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处理》聚焦孤独症儿童在各种情境下的情绪行为问题,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类情绪行为问题的原因与演变规律,掌握应对方法。”石晓辉说。

“无障碍环境建设应该从源头加强推进。”南京特师管理学院副院长康丽表示,比如无障碍出入口的宽度、坡道的坡度、服务台的高度这些设施建设,如果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考虑特殊群体需求,不清楚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后期改造不仅成本高,还可能产生不可逆的空间适配问题。“所以,无障碍管理核心课程覆盖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全流程,贯穿无障碍设施、信息交流、社会服务三大领域,着力培养学生系统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张强告诉记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具身认知”的培养。“每个学生首先要知道这个专业要做什么,需要通过个人体验舞蹈治疗来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然后去帮助特殊群体,让学生在具身的实践体验中提升认知、实现自我成长。”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通讯员 冷晴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