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累
发布时间:2025-04-30 15:14:08 浏览量:1
最美的烂尾楼
父母的嘴就是孩子的命运,也许,面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你不该脱口而出。
连续几天高温,大家都穿上了裙子,突然下起大暴雨。当我举着伞行走在上班的途中。偶遇一家三口举着伞,有说有笑的从我身旁走了过去。
那是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小女儿说我可以比哥哥举得还高。我转头瞥见那个孩子的伞举过了父亲的头顶。让我开始反思的是父亲的回答,一句中国人都会如此说的再普通不过的话语~别不太高,举高了累!
孩子想以此证明自己可以超过哥哥,希望得到认可。可我没有听到半句肯定或表扬,父亲直接说:别举太高,举高了累!简简单单单八个字。先是否定,接着是解释原因。这必然不是孩子心中想要的回答。
这是父亲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关心和劝告孩子,一个累字。可能是父辈在他身上的教育刻进了潜意识里,也可能是父亲真的很疲惫,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辛苦。
大家都在埋怨如今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心灵脆弱,动不动就躺平摆烂。也许从普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能窥探一二,稍微懂一点点儿童心理学的,我们就不该是这样的回答。
就算孩子有点顽劣好表现,也是因为他需要被发现,渴望被肯定。孩子把伞举高是说明她心中有好胜心,有上进心,如果父亲肯定了他,鼓励了他。他会把这种心思迁移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幼的孩子本就该有一颗不服输的性格和探索世界的好奇跟决心。当你反复告诉他这没必要,那没意思,小心不测,很累等,总有一天他会真的觉得的确如此,尤其是他遭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
当孩子真的如你所愿退缩摆烂,不思进取的时候。你可能又会埋怨他太懒,太不争气了。你不知道这颗懒的种子,是你在平日里不经意间反反复复种下的那个“累”字。孩子如你所愿,终于自证预言,但最终实现了,你却发现那并不是你想要的,到最后你都不知道问题的原因出在哪儿。
我们来谈谈这个累字,孩子怎么会累呢?对自己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情,他根本不会觉得累,反而会乐此不疲。不让他做才会觉得难受。其实我们觉得累是我们做了一些自己不想做,被逼着做,含着委屈和愤怒还不得不做,做好做坏都会被挑刺的事。真正的累不是身体累,是心灵累,内耗之累,因为那种累时刻不得停歇。
孩子举个伞而已,真没想到一个大男人也会这样跟孩子说话,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我还勉强能够理解。毕竟他们受苦受难出来,如今年老体弱还可能疾病缠身,不只是累,他们可能还会说别戳着眼睛,别把衣服打湿了。孩子可能还会因此被骂。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孩子就会变得畏畏缩缩。
年轻的父母其实还是应该学一学儿童心理学的。当然,我并没有指责这位父亲的意思。这是他下意识说出的话,只能说明这个父亲的生活状态大概如此。这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据说如今80后的死亡率还挺高的,他们的压力巨大。也不知道如何能帮他们缓解一下。也许,教会他们课题分离能起到一点作用,有机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我会试试。
对孩子来说,哪怕是不恰当的关心,但至少也是关心。如果有一天这样的父母都不在了,别说带着关心的否定,就是责备和打骂,那也是一件值得深深怀念的事情。
其实我们担心孩子不那么听话,怕他们创造性太强,做得过头会引发应付不了的麻烦。这是我们自己心力不足的表现,也因此我们会展露自己的控制欲。
要是在以前,让孩子平平安安的长大,做个普普通通的人,这种教育也有一定的必要。如今这样的孩子才会更有希望。因为AI出来了。太听话,没有创造力,不敢冒险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在我身边的孩子,我都会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勇敢的去做自己,绝不贪生怕死,畏首畏尾。随顺内心活出真我风采!太累就是个借口和诅咒,自己不能说,父母也不能说。我们有无限潜能,世界是如此丰盛,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