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西部首例!重庆一医院成功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儿童肌张力障碍

发布时间:2025-04-30 23:24:10  浏览量:2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

4月30日,记者了解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近日成功为一名10岁的罕见病患儿小鹏(化名)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这是西部地区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治疗。

从4岁开始,小鹏走路时出现右足垫脚的情况,说话也迟缓,父母便把他带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初步检查显示右足肌张力偏高,医生建议先到门诊进行康复训练。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小鹏的病情愈发严重,6岁吐字不清、下肢无力,8岁躯干歪斜,9岁彻底丧失行走能力,甚至因肌肉痉挛突发惊厥。更严重的是,父母因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曾中断治疗,四处求医甚至尝试民间疗法。“孩子的肌肉像绷紧的皮筋,年龄增长,身体越‘紧’,到现在已经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小鹏的父亲无奈地说。

直到基因检测结果揭示,小鹏的病因才真正浮出水面,他患的是由KMT2B基因突变导致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这是一种罕见病,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侵蚀患者运动功能。

“患儿临床症状重,处于残疾状态,前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无明显效果,仍进行性加重,只有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才有治愈的希望。”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翟瑄表示。

然而,将脑深部电刺激术应用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治疗困难重重,于是医院启动多学科诊疗(MDT)。

患儿除眼睑外,其他主要肌群都无法控制及活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如同在豆腐上绣花,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功能区……面对这些问题,各科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制定出一套详尽的手术方案。

4月2日,手术正式进行。主刀医生翟瑄通过操作手术导航机器人,三维定位确定靶点,将电极精准植入到小鹏大脑里,并测试刺激效果,同步于锁骨下埋置脉冲发生器,经皮下连接后调控参数,顺利实施手术。术后第3天,小鹏的母亲发现儿子的手和腿“松了一点”,曾经僵硬的关节竟也有了轻微弧度。

据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术并非新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早已是“救命神器”——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核团,奇迹般化解震颤、僵直。然而,将其用于儿童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国内寥寥无几,在西部地区更是从未有过实施DBS治疗的报道。“此类手术通过微弱电流刺激核团逐步改善肌张力障碍,后续需定期复查调整脉冲装置参数。”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渝冬表示。

目前,小鹏正在术后恢复中,预计1个月后脉冲发生器将开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