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五年磨一剑!《哪吒3 》闭关创作背后,藏着中国动画的野心与焦虑

发布时间:2025-04-29 15:08:49  浏览量:2

当各大电影节的红毯上星光璀璨、领奖台上掌声雷动时,《哪吒 》系列导演饺子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闭关。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礼上,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 》斩获“特别贡献影片奖”的荣耀时刻,这位中国动画界的标杆人物没有现身,只留下一句“新作面世前不再出席任何活动”的承诺 。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代领奖项时坦言,这份荣誉反而让饺子压力倍增,促使他全身心投入《哪吒3》的创作,而这部续作的难度和制作标准将“全面超越第二部”,甚至可能需要五年时间才能与观众见面 。

这并非饺子第一次选择“消失”。从《哪吒之魔童降世 》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作品间隔的五年里,他几乎淡出公众视野,用近乎“苦行僧”的方式打磨作品。如今《哪吒2 》以157.37亿元全球票房冲上影史第五,超越《泰坦尼克号 》仅差临门一脚 ,但主创团队却清醒地意识到:“观众给予的票房奖赏,远超出影片本身的水平。” 这种谦卑与危机感,恰恰成为《哪吒3》闭关创作的动力。

压力与野心的交织,在《哪吒3》的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技术层面,团队正攻克“粒子化水墨渲染”和神经网络驱动的史诗级战争场景,仅海底炼狱的铁链动态效果就需突破现有工业标准 ;叙事上,前作聚焦个体对抗天命,续作或将转向文明冲突的宏大主题,三星堆考古资料和殷商甲骨文的购入,暗示着上古神族体系的引入 ;就连原本规划的2028年上映时间,也因豆瓣页面的“2030年”标注引发猜测——尽管后来改回2028年,但导演明确表态:“时间可能因创作难度再次调整。”

饺子的闭关,更像是对行业浮躁生态的一次“宣战”。当资本追逐“短平快”时,他拒绝华谊兄弟“五年三部曲”的合作邀约,坚持“用时间换质量” ;当观众为《哪吒2》的票房狂欢时,他的办公室贴满差评截图,要求团队每日诵读以自省 。这种近乎偏执的创作态度,让《哪吒3》的期待值飙升——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想看”人数已破1.2亿,衍生品众筹金额超5000万元 ,甚至有影迷喊出“等五年也值” 。

然而,光环之下暗流涌动。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化仍处探索阶段,《哪吒2》耗时五年制作、特效镜头达1900余个的“重资产”模式 ,在《哪吒3》面临世界观重构、角色量激增时更显吃力。光线传媒透露,新作需平衡“殷夫人复活”等关键情节的艺术表达与观众期待 ,而可可豆动画虽新增30%特效人员、开发效率提升40%的“动态粒子系统” ,但饺子每日16小时的工作强度,仍让王长田担忧“弦绷得太紧” 。

或许,正是这种野心与焦虑的撕扯,让《哪吒3》的闭关成为一场悲壮的突围。从《大圣归来 》到《哪吒》系列,中国动画用十年时间证明了“慢工出细活”的可能,而饺子团队的选择,恰似他在《邪不压正 》里那句被反复玩味的台词:“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当醋的醇香(技术突破)与饺子的筋道(叙事创新)缺一不可时,我们或许该多给些耐心——毕竟,中国动画的封神宇宙,从来都不是速冻食品般的工业品,而是文火慢炖的匠心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