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天使修复师”!16年接单30+次
更新时间:2025-04-28 09:57 浏览量:2
眼神明亮、笑容可掬
气质温柔的郑细金
是鄂州市城市福利中心
儿童福利院院长
她扎根儿童福利事业十六载
以妈妈的身份
陪伴30多个孩子快乐成长
将一个个孤困儿童抚育成才
2009年
鄂州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之初
郑细金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
彼时,院内设施简陋、人手匮乏
接收的很多孩子
因身体残疾或重病而遭遗弃
别说正常教育
就连日常沟通都异常艰难
面对这样的环境
郑细金没有退缩
“院里的这些孩子本就很不幸了
如果我们不倾注足够多的爱去陪伴
他们的人生会是怎样呢?”
于是,她暗下决心——
要把爱延续下去
让更多没有父母的孩子
得到关心和快乐
随着与孩子们相处日久
她越发感受到
他们的单纯与可爱
原本不知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她
主动学习心理课程
领悟到“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
院里孩子玥玥(化名)
因先天性耳聋性格孤僻
郑细金主动成为她的“结对妈妈”
用手语和文字交流
鼓励她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手语,也是她为了照顾聋哑儿童
特意学的技能
渐渐地,玥玥对郑细金敞开心扉
“我们送玥玥到武汉协和医院
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术,
她现在成了小画家,
福利院墙上的花朵、小动物和卡通人物
都是她的作品。”
提起玥玥,郑细金满脸自豪
她常说: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只是翅膀受了伤。
我们的任务
就是帮他们修补翅膀。”
“吃饱穿暖只是基础,
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
认识到‘自己与常人没什么不同’的关键,
在于走出去看世界。”
担任院长后
郑细金推动“类家庭”养育模式
号召护理员周末
将孩子带回家体验生活
力争让每个孩子
未来能独立融入社会
“寻常家庭孩子做的事
都带他们体验一遍。”
翻看手机相册时
郑细金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这张是孩子们去逛超市
这张是吃烤肉
这张是去江滩公园……”
问及最拿手的技能
她俏皮一笑:
“就是玩!
要学会保持天真,
跟孩子们玩到一块儿,
才能让他们从玩中学。”
这些年
院里的孩子们
经历了无数第一次:
坐火车、爬山、手工艺品义卖……
这些经历不仅开阔视野
更提升了自我保护与综合能力
如今,郑细金培养出了
福利院首位孤儿大学生
和首例成功社会安置的孤儿
逢年过节,孩子们总会回来探望
听到一声声“妈妈”
她倍感欣慰:
“这些党养大的孩子不仅能自食其力,
‘三观’还非常正,
有的还成了福利院护理员,
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十六年如一日
郑细金将青春与热忱
倾注于这片特殊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