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课堂 创享未来——灞桥区黄河锦绣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更新时间:2025-04-27 19:22 浏览量:2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于程程)绿枝蘸墨,春韵新篇。为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创新,推动教师深耕教学研究、积极投身课堂教学革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稳步提升。灞桥区黄河锦绣小学于近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活动。
本次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教师踊跃参与,倾全组之力,精心研磨课例,集中展示了13节优秀课例。赛前,他们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将其巧妙融入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在创新课的舞台上,他们凭借扎实的学科功底、深厚的学科素养和前沿的教学理念,展现出了别样的教学风采 。
口语交际—三年级下册《劝告》
杜凯丽老师
杜凯丽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她通过“创设情境学劝告”“学以致用练劝告”“古今链接悟劝告”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真实情境中说、议、评、辩,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劝告的交际能力。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升华中心,引导学生善待亲人以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语文学科—五年级下册《手指》
计盼丽老师
计盼丽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一课。本节课,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寻五指之密码”“演五指之风趣”“写五官之幽默”等多个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后,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学科育人的功能。
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冉诗洁老师
冉诗洁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她以“贴鼻子”游戏为载体,巧妙地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真实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创设“邀请伙伴一起玩”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通过“学—练—评”一体化的设计,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劳动学科—一年级下册《叠衣服》
强琳熠老师
强琳熠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劳动《叠衣服》。她设计 AI热门动画角色导课,自创叠衣口诀教学将复杂动作简单化、趣味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模仿。课堂总结时,以古代素纱禅衣的知识拓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豪感,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
美术学科—三年级下册《威武的盾牌》
刘瑞老师
刘瑞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美术《威武的盾牌》。课堂上,他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利用AI生成与盾牌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故事等,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盾牌的作用和守护精神。
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奥运开幕》
党阿惠老师
党阿惠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奥运开幕》一课。课程以奥运夺冠瞬间为情境,带领学生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学习“时分”的认读与书写,将数学知识与真实场景巧妙融合。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时间概念,更通过科技视频的震撼结尾,感受到国家荣耀与科技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情感共鸣的双重目标!
数学学科—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
吕延老师
吕延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折叠》。本课她通设计以折促思、角色代入的环节,模拟工程团队分工,直观建立空间转换思维,破解几何抽象难点。又结合AI渲染技术和创意设计,让数学与科技、艺术跨界联动,深化“数学创造美”的体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英语学科—三年级下册《Learning better》
陈丹妮老师
当英语课“牵手”科学实验与艺术创作,学习瞬间变身为奇幻冒险!在陈丹妮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英语《Learning better》课堂中,孩子们用英语描述三原色混合的魔法、化身“气味侦探”解锁盲盒香气密码、制作“土电话”探索声音传播的奥秘,一系列跨学科任务链让知识“活”起来带领孩子们全方位体验知识,为学生们带来“语言+科学+艺术”的思维碰撞。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云与雾》
罗佳辉老师
罗佳辉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科学《云与雾》一课。他紧抓学生核心素养,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安排学习任务与环节,引导学生从产生云雾的物质、条件、原理三大部分逐步深入理解云雾的形成,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体育与健康学科—四年级下册《肌肉力量与耐力》
冯振老师
冯振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肌肉力量与耐力》。他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验双手持书包完成提、举等综合性动作,使学生发展了上下肢力量素质。最后,通过“抗洪建坝”游戏既,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防溺水意识。
综合实践学科—四年级下册《浓浓粽香情》
余珊珊老师
余珊珊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程《浓浓粽香情》这一课。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设计龙舟并参与竞赛,让学生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体会端午文化,拓展“竹编”国家非遗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实践深度融合,体现了“知行合一”,提高了民族自豪感。
信息科技学科—四年级下册《自定义动画》
樊蓓老师
樊蓓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信息科技课程《自定义动画》。她通过AI助手快速构建数字数字人物形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为虚拟角色赋予多样化的动态效果,在添加多种自定义动画效果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掌握操作方法的同时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和表达信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目标的同时能感受我国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建立文化自信。
音乐学科—二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
邹艺凡老师
邹艺凡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她用“乐”游草原导入,课堂设计丰富多彩,在对节奏、旋律的感知和练习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AI赋能文化感知、游戏承载知识建构、创新驱动情感共鸣”的三维设计,让草原音乐文化可触、可玩、可创造。这是生态教育实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课后,参赛教师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尤为亮眼的是,借助AI技术创设沉浸式文本情境,学生仿若穿越时空,与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共感悟,有力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经验丰富的评委老师高度认可教师在课堂上对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充分肯定教学中的亮点,同时就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对参赛教师进行提问,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此次“智启课堂,创享未来”活动,不仅展现了教师们的教学智慧与创新精神,也体现了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家将持续扎实落实课标新理念,聚焦素养导向的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致力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推进课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