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做这3件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20:21 浏览量:2
有一个事实无法否认:
一个人生下来至少有18年时光是要在父母手底下“讨”生活的。
父母爱孩子多一些,孩子就过得幸福一些;父母爱孩子少一些,孩子就过得艰难一些。这没什么,毕竟都是明面上的事。
我们怕的是另一种情况:
父母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可是他们不懂爱。他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在做伤害孩子的事!
这样的父母必然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孩子往往需要用一生去治疗。
所以,今天我要说的是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做这3件事。
1、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家孩子
咱们中国的父母大多数都很谦虚,咱们不喜欢自夸,也不喜欢夸赞孩子。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
别人:“你家孩子真优秀,学习成绩真好啊!”
家长:“哎呀,好什么呀,也就数学多考几分,语文一塌糊涂!”
或者是这样的场面:
别人:“你家孩子可真有礼貌,你们把孩子教育得真好啊。”
家长:“好什么呀,也就嘴巴甜一点,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我们的家长总是习惯于极力找出孩子的缺点来证明孩子不够完美,还需要努力。
这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谦虚,可是当我们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短的时候,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
请大家换位思考,如果有人当着别人的面说“你也就长得好看点,一点本事都没有”你是什么感受?
即便人家说的是实话,咱们也满脸通红、满心不爽吧?
我们不能罔顾事实,但我们也不能不顾场合!孩子的缺点要指正,但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孩子再小也是个人,也有自尊的!
伤孩子自尊的事,家长一定别再做了。
下次再有人夸赞孩子时,请家长自信地回答:“谢谢夸奖,我们会更加努力的。”
2、在孩子面前夸赞别人家孩子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谁愿意跟别人比?男同志,你们愿意媳妇天天在你耳边说“谁谁谁比你能干,比你挣钱多”吗?女同志,你们愿意老公天天咋呼“谁谁谁比你漂亮,比你显年轻”吗?
所以,我们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谁谁谁成绩比你好多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执意要比,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比较的意义又实在很了了。
孩子永远不会因为你说别人比他好,他就变得好起来。他只会烦躁、反感,他甚至会产生“谁好你去认谁做儿子(女儿)”这种想法来。
还有一种更严重的情况:孩子可能会觉得家长对他很不满意,不爱他了。
一旦孩子产生了这种心理,家长再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再做什么,他都不会被感动了。
因为他戴上了“我爸妈很讨厌我”的滤镜!
家长们,也许你只是无意,但你说得多了孩子便有心了。你夸赞的是别人的孩子,伤害的是亲子关系。何必呢?
为了孩子,我们应该管住自己的嘴!
3、当孩子面吐槽老师
从孩子3岁入园到18岁高中毕业,老师是除父母外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师生关系跟亲子关系一样重要!
人的本性是懒散的,谁都想舒服。老师却扮演着“反人性”的角色——时时刻刻管束着孩子,督促他们学习——这本就是很招人厌烦的角色。
如果父母再推波助澜地在孩子面前吐槽老师,那么孩子大概率会讨厌老师。
学生讨厌老师,老师其实没什么损失,但对学生影响很大。人一旦讨厌另一个人就会时时处处看对方不顺眼,学生一旦讨厌一个老师就会不想学他教的课,最终受害的必然是孩子自己。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即便心里对老师有不满也不会在孩子面前流露。真正聪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会极力维护老师的形象。
孩子的身高长得很快,但心智没有那么快成熟。即便是人高马大的高中生,心理其实还是蛮幼稚的。所以,在这漫漫18年里,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吃饱喝足,还要时刻关注他的心理。
教育孩子不轻松,但也并不难,只是需要用点心。家长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行:
跟孩子说话时不要情绪泛滥,口无遮拦,请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
家长只要能这样做,就能给孩子一个很温馨的成长环境!
0到18岁的温馨,能治愈人生任何创伤。因为这18年感受到的爱和温暖赋予了一个人自愈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