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1+17+157+N”全域联动 书香浸润万家灯火
更新时间:2025-04-25 08:15 浏览量: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和推动全民阅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行动,着力构建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妇联在“书香飘三晋”栏目中,系统总结临汾市妇联创新实践,深度挖掘书香家庭典型案例,持续推动家庭亲子阅读活动系统化、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家庭在亲子阅读中培育传承优良家风。
临汾市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争当好女性、争做好母亲、争创好家庭”为抓手,创新构建“1+17+157+N”家庭亲子阅读机制,创新打造“基地标准化、指导科学化、巡讲常态化、活动丰富化”的家庭亲子阅读模式,推动全民阅读从家庭起步、从娃娃扎根,让阅读之风吹遍社区、校园、农村,为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四级网络”织密服务阵地
作为“最初中国”的临汾,尧文化中“克明俊德”“亲九族而和百姓”的核心理念,为女性成长标注了“修德、睦亲、担当”的坐标。临汾市妇联依托尧乡文化底蕴,构建“1+17+157+N”家庭亲子阅读四级服务网络。1个市级指导中心统筹,17个县(市、区)妇联因地制宜,157个乡镇(街道)试点示范,N个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延伸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阅读矩阵。以尧文化“德孝和合”涵养阅读品格,让经典阅读与新时代家风建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山西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等各类亲子阅读基地207个,培育专业化阅读推广师5000余人,打造“书香家庭”2300余户,开展主题活动8300余场,惠及20万户家庭。
从社区书屋到田间地头,从妈妈领读到全家共读,从书香浸润到家风传承,阅读的种子在平阳大地破土而生,为新时代家庭文明厚植精神沃土。
“一县一品”培育阅读品牌
临汾市妇联深耕荀子故里“劝学修身”文化沃土,以“一县一品”为抓手,打造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亲子阅读品牌。
在尧都区,“呦呦驿站”将《诗经》诵读与亲子手工结合,开展“古诗词里的节气”等主题活动,通过节气科普竞赛、传统手作体验等形式吸引家庭参与;安泽县“荀知堂”打造“行走的阅读空间”,建立“图书阅读+实践体验”亲子阅读模式,帮助家长掌握“沉浸式伴读”方法,将荀子“学不可以已”的智慧融入家庭教育;洪洞县“槐乡阅读”依托大槐树移民文化,推出“根祖故事会”“家训诵读赛”,以家训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侯马市“书韵新田”挖掘晋国古都文化,组织亲子考古绘本共读、青铜纹样拓印体验,让孩子在互动中触摸历史;霍州“星霍惠智”聚焦儿童科学启蒙,通过迷你书签、读书记录卡制作激发科学兴趣;隰县“甜甜姐姐讲故事”以方言童谣、皮影戏演绎红色经典,用非遗艺术传递温暖;吉县“小苹果亲子园”将果园劳动与自然教育结合,打造“树下读书会”;永和县“东征儿女”重走红军路、共读红色家书,让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家国情怀。
曲沃“晋和”、翼城“翼起成长”、古县“蔺阁丹香”、乡宁“暖姐姐”、浮山“童读好书”、蒲县“蒲伊萌学”、襄汾“童阅丁陶”、汾西“凤栖阁”、大宁“宁萌悦绘”……一个个亲子阅读品牌、一个个家门口阅读小院,覆盖了全市68万名儿童。全市各级妇联还以“少年儿童心向党”为主题 ,组织孩子们用“童言童语”讲领袖的故事、党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从荀子“积善成德”的劝学智慧,到蔺相如“以和为贵”的家风传承,妈妈们在领读中提升了素养,孩子们在共读中增长了智慧,实现了“母亲深学一层,孩子乐进一步”,为“最初中国”的文化传承写下新时代注脚。
“和合家风”拓展共读场景
蔺相如“以和为贵”“容让致谐”的家风,与临汾“最初中国”的“和而不同”理念深度契合。临汾市妇联深挖蔺相如故里“以和为贵”家风精髓,以“家风阵地+特色活动+志愿行动”三维模式,打造“和合家风”亲子共读新场景。
市妇联依托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组建200多支“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为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定制“书香暖童心”计划,开展“爱心伴读”“益起读”“家风故事会”等主题活动3600余场。在翼城,爱心妈妈带领孩子共读《将相和》,用皮影戏演绎“负荆请罪”;在曲沃“晋和”书坊,爱心妈妈通过“书信对话”传承谦和之道——阅读不再是简单的翻书声,而是文明接力的心跳声。
以尧文化塑女性之德,以荀子文化育母亲之智,以蔺相如文化聚家庭之和……临汾市妇联把开展亲子阅读作为“争当好女性、争做好母亲、争创好家庭”的生动实践,以“1+17+157+N”四级网络联动县域品牌,让亲子阅读突破家庭边界,从“一家之书”升华为“一城之韵”。2300余户“书香家庭”如星火燎原,将“最初中国”的文明基因,书写成“文化平阳”的时代答卷。